为什么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越来越多

夏正超医生 发布于2025-01-22 09:47 阅读量36

本文由夏正超原创

  近年来,不少家长和医护人员都察觉到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数量似乎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其实,这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缘由。

  一、诊断技术提升

  1.影像学检查进步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影像学检查手段好发良好和普及。像超声检查,如今其分辨率越来越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婴幼儿体内较为微小的血管病变情况,对于早期发现血管瘤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往一些位置较深或者体积较小、不会被察觉的血管瘤,在过去可能因检查技术受限而无法被及时诊断出来,而现在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等设备,医生能够轻易地发现这些潜在的血管瘤病灶。例如,对于一些长在皮下组织深部的血管瘤,过去仅凭医生的触诊很难准确判断,但现在通过超声成像,能够清楚地看到血管瘤的大小、形状、内部血管结构等特征,从而实现准确诊断。

  再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它们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对于判断血管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其范围等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这些良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得更多原本隐匿的婴幼儿血管瘤被及时发现,进而在统计数据上呈现出患儿数量增多的表象。

  2.医生诊断水平增长

  如今,医学教育不断完善,儿科医生、皮肤科医生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接受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专业培训,对于婴幼儿血管瘤的认识更加深入。他们能够准确地识别血管瘤的各种临床表现,了解不同类型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要点。比如,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血管瘤,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医生能够通过综合分析患儿的症状、病史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出现。而且,随着医学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内外较新的诊断经验和研究成果能够快速传播,让更多的一线医生受益,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诊断准确率,使得更多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得以被确诊。

  二、环境因素变化

  1.环境感染

  现代社会中,环境感染问题较为突出,像空气中存在的各类有害化学物质,如工业废气排放发生的苯、甲醛等感染物,水源中的重金属超标等情况,都可能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发生潜在影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外界的有害物质有可能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增殖,破坏血管形成的正常调控机制,从而增加婴幼儿患血管瘤的风险。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生活在工业感染严重地区的孕妇,其所生育的婴幼儿患血管瘤的概率相对较高。虽然目前对于具体的关联机制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但环境感染物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很可能是导致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增多的一个因素。

  2.辐射暴露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生活中接触各种辐射源的概率增多。孕妇在孕期如果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或者接受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等,胎儿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影响。辐射可能会损伤胎儿的细胞,影响其正常的基因表达和发育过程,尤其是对血管系统的发育干扰较大。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定辐射暴露与婴幼儿血管瘤之间有着的因果关系,但过量的辐射暴露真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不良因素,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婴幼儿血管瘤的出现,进而导致患儿数量有所上升。

  三、生活方式改变

  1.饮食习惯变化

  现代家庭的饮食习惯相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以及含有较多添加剂的食品在日常饮食中所占比例增加。孕妇在孕期如果过多摄入这类不健康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自身内分泌失调以及体内代谢紊乱,而这些变化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环境。例如,过量食用含有激素的食物,可能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而激素在婴幼儿血管瘤的出现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的异常波动,可能刺激胎儿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增加血管瘤形成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数量增多。

  2.精神压力因素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人面临的精神压力普遍较大,孕妇也不例外。孕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影响孕妇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例如,当孕妇精神压力过大时,体内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干扰胎儿血管发育相关基因的正常表达,使得血管形成过程出现异常,较终增加婴幼儿患血管瘤的风险。所以,精神压力因素通过间接影响胎儿发育,也可能成为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增多的一个潜在原因。

  四、生育相关因素

  1.生育年龄推迟

  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推迟生育年龄,而高龄产妇在孕期面临的各种风险相对更高。女性年龄增大后,卵子的质量会有所下降,染色体出现异常的概率增加,这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在血管发育方面,可能更容易出现调控机制失灵、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等情况,从而导致婴幼儿患血管瘤的风险上升。例如,多项研究数据显示,35 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生育的婴幼儿患血管瘤等先天性疾病的比例相对年轻产妇要高一些,这说明生育年龄的推迟与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增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2.辅助生殖技术使用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等的广泛使用,帮助了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然而,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胎儿,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因为体外操作、药物刺激等因素,面临着比自然受孕胎儿更高的健康风险。比如,在试管婴儿过程中,使用的一些促排卵药物、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等,可能会对胚胎的血管发育发生潜在影响,增加婴幼儿患血管瘤等先天性疾病的概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数量有所增多。

  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看似增多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目前无法避免其出现,但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育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婴幼儿患血管瘤的风险,保有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血管瘤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能较大程度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