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病例展示3:巧用显像定“真凶”

高中山医生 发布于2023-01-26 10:06 阅读量2085

本文由高中山原创

      患者小李,男性,11岁,作为家中的独子,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某一天上学的时候,觉得腹部疼痛,父母很紧张,因为2年前曾因为阑尾炎住院治疗过,马上带他去当地医院就医,开了一些口服药对症处理,腹痛有所缓解,但仍间断发作,小家伙还能忍受,就先吃药观察。

      直到3天后腹痛程度加重,还伴有呕吐5-6次,解黑便伴少许暗红色血4次,凌晨急诊入院,收到儿科。管床医生查体发现其双侧眼结膜苍白,口唇苍白,妥妥的贫血貌,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7g/L,20小时后血红蛋白掉到78g/L,临床考虑消化道出血。

      于是完善相关检查,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那出血点在哪里呢?这时候临床想到了核医学的异位胃黏膜显像。次日很快安排了检查,检查后从图像上可以看到比较明确的病灶位置,影像上考虑梅克尔憩室。

      患儿诊断明确后,接下来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转入普外科进行了“部分小肠+梅克尔憩室切除术+小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先天性憩室伴胃黏膜异位。患儿术后恢复良好,血红蛋白也很快恢复,家属专门对我们表示了感谢。

      科普小知识:梅克尔憩室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常发生于回肠末端,约有一半憩室内含有异位胃黏膜。大多数的梅克尔憩室可以终生无症状,约有10%会出现症状,常见的是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手术就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如果治疗不及时,出现坏死、穿孔,引发腹膜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明确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核医学的异位胃黏膜显像就是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有人会问:是不是所有的梅克尔憩室都可以被显像查出来?答案:不是,因为有一半的梅克尔憩室并不含有异位胃黏膜。

核医学科地址: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科发七路1号)肿瘤大楼负一楼,电话:0769-22833333-70101、13829229027

高医生个人160二维码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