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么测血糖才准确?

何旭医生 发布于2024-11-16 20:02 阅读量2677

本文由何旭原创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准确测量血糖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环节。血糖数值就像是身体的“信号灯”,指引着治疗方案的调整和日常生活习惯的规范。以下是关于糖尿病患者准确测血糖的一些重要知识。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目前市场上血糖仪种类繁多,糖尿病患者要选择经过权威认证、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的血糖仪。可以向医生咨询或参考其他患者的使用经验。一般来说,知名品牌的血糖仪在质量和准确性上更有保障。有些血糖仪具备特殊功能,比如可以连接手机记录数据、有较大的显示屏方便老人查看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同时,要注意血糖仪的试纸是否容易购买且价格合理,因为试纸是长期使用的消耗品。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清洁双手

在测量血糖前,一定要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双手。因为如果手上有残留的食物、污垢或者其他含糖物质,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洗手后要彻底擦干,潮湿的手指会稀释血液,导致测量值偏低。

准备采血工具

确保采血针、试纸等工具在有效期内且未受污染。采血针要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试纸取出后要立即使用,并按照血糖仪的要求正确插入。

稳定情绪和环境

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后血糖会有变化,所以测量血糖前要保持平静,休息至少10 - 15分钟。测量环境温度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血糖仪的准确性。

无论遇见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平静 - 知乎


采血部位和方法

采血部位

常用的采血部位是手指指尖两侧。因为指尖两侧的神经末梢分布相对较少,采血时疼痛会较轻,而且此处血液丰富。尽量避免在指尖正中或指腹采血,因为这些部位神经丰富,痛感较强,且长期在这些部位采血可能会影响手指的触觉。除了手指,现在也有一些新型的血糖仪可以使用上臂、前臂、大腿等部位采血,但要注意使用专门适用于这些部位的试纸和采血方法。

采血方法

使用采血针采血时,要确保采血针与皮肤垂直,按下弹出按钮,快速穿刺,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并使出血更顺畅。不要过度挤压手指,因为过度挤压可能会挤出组织液,稀释血液,使测量结果偏低。如果出血量不足,可以让手臂自然下垂,轻轻按摩采血部位周围,促使血液流出。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血糖仪

按照血糖仪的说明书操作,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后,等待血糖仪准备就绪的提示。将血样准确滴在试纸的指定区域,一般只需一滴血即可。有些血糖仪是吸血式的,要注意不要触碰试纸的吸血口,以免污染。


避免干扰因素

在测量过程中,要避免血糖仪受到电磁干扰,比如不要在测量时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靠近血糖仪。同时,血糖仪要放置在平稳的表面,防止晃动影响测量。

 测量时间的选择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一般是指在隔夜禁食(至少8小时)后,早餐前采血测得的血糖值。这是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和判断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一般建议在早晨6 - 8点之间测量,因为这个时间段的血糖相对稳定。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测量时间根据进食情况而定。对于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量,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这有助于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监测餐后血糖可以指导药物剂量的调整。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测量,比如在感觉身体不适(如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或感觉口渴、乏力等高血糖症状)时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血糖异常情况。

 记录和分析血糖数据 

测量血糖后,要认真记录血糖值、测量时间、饮食情况、运动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可以使用专门的血糖记录手册,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的血糖管理软件。定期分析血糖数据,观察血糖波动规律,找出可能影响血糖的因素,如某些食物、特定运动时间和强度等。将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反馈给医生,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

总之,糖尿病患者准确测量血糖需要注意从血糖仪的选择、测量前准备、采血到测量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合理选择测量时间并做好数据记录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