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性溃疡
估计所有人都有过「上火烂嘴巴」的经历,这种看着都觉得痛的或大或小的伤口破坏了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如果粘膜损伤超过了粘膜肌层,我们称之为「溃疡」。溃疡可以发生在其他皮肤黏膜组织,不同部位溃疡的成因、症状表现等也各异。胃肠道粘膜溃疡通常和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因素有关,因此将其称为「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胃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和病变,常发生于胃、十二指肠,通常与胃酸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可达更深层次。典型症状为上腹痛,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并发症。及时应用药物治疗可治愈,预后良好
消化性溃疡全世界多发,青壮年容易得十二指肠溃疡,而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不论 GU 还是 DU,男性患病率都高于女性。有不良饮食习惯容易暴饮暴食的,有消化性溃疡家族史的,喜好烟酒的以及精神压力较大的人群,更容易罹患消化性溃疡。
症状表现[1]: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这种疼痛可以是钝痛、灼痛、胀痛、剧痛、类似于饥饿的疼痛和不适感。
诊断依据[1]:
依据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结合胃镜检查显示胃粘膜的病变,可确诊消化性溃疡;不能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通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发现龛影,可确诊消化性溃疡。
疾病类型[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溃疡。
1. 胃溃疡:胃黏膜发生的溃疡。
2. 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部位发生在十二指肠。
3. 特殊溃疡:
(1) 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活动性溃疡(溃疡加重并伴有明显症状)。
(2) 幽门管溃疡:餐后很快便发生疼痛,易出现幽门梗阻、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3) 球后溃疡:指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
(4) 巨大溃疡:指直径>2cm的溃疡,常见于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服用史者及老年病人。
(5) 老年人溃疡及儿童期溃疡:老年人溃疡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疼痛多无规律,较易出现体重减轻和贫血。儿童期溃疡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发生率低于成人。患儿腹痛可在脐周,时常出现恶心或呕吐。
(6) 难治性溃疡:经正规抗溃疡治疗而溃疡仍无法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