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抑郁休学,面临高考,是在家自学还是去补习班?听听精神科医生怎么说!

康玉春医生 发布于2024-08-31 16:24 阅读量359

本文由康玉春原创


上周看诊了一位患者,女孩,18岁,失眠、头痛、焦虑、厌学,本应是怀揣梦想、充满活力地迎接高考的年纪,然而这个女孩却因抑郁而休学在家。

父母心里着急,既担心孩子在家不学习会落下太多学业,又担心孩子长期待在家里会与社会脱节,就想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学习,让孩子多接触人群,说不定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状态。

父母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是如果他们不了解孩子目前的精神心理状态,不懂得尊重孩子意愿的话,很容易会“好心办坏事”,加重孩子的病情

那么,因病休学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到底是应该在家自学还是去补习班?究竟哪种选择对孩子更好?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但是,如果孩子存在以下2种情况,建议父母不要帮孩子报学习补习班,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病情恶化,并且令亲子关系更加僵化。


01


孩子躯体症状严重!

有的孩子情绪问题严重,身体会发出信号出现浑身不舒服、整天没精神、头痛、嗜睡、肠胃不舒服等等躯体症状;

有的孩子则是为了缓解情绪问题服用抗抑郁药物,反而导致不良反应严重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

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学习变得很吃力,这是孩子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如果这时候父母还软硬兼施帮孩子报学习补习班的话,他们很可能会产生抵触、害怕的情绪,而且就算他们真的去上补习班了,也会很快发现自己跟不上老师讲课思路。

这样,他们会非常受打击、内心更加自卑、自我否定,甚至得出“自己变傻了”的错误认知,产生极端化思维,这又会导致情绪出现明显的波动。

结果孩子的学习状态没有任何改善,反而更害怕学习,对自己更没信心了,这就是“好心办坏事”。



02



孩子成绩差,抵触上学!

孩子在校成绩差,对于学习非常抵触,父母一提上学、学习、上课,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焦虑,甚至大发脾气。

这样的孩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并且已经与情绪障碍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还建议、甚至逼着孩子去补习班的话,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加重孩子抑郁病情,甚至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

“爸妈根本就不爱我,只是想让我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给他们争面子!完全不管我有多痛苦。”

很明显,这样做只会令亲子关系更加僵化,孩子对父母更加愤怒。

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不建议孩子去补习班学习,而是应该先解决孩子的情绪障碍,并且父母要学会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要努力改善亲子关系。

等到孩子的情绪症状明显缓解了,对父母重新恢复信任和认可了,然后再引导孩子慢慢找回学习状态。

另外,在抑郁的孩子中,有些人是先出现情绪障碍,再出现学习障碍;有些孩子是先出现学习障碍,再出现了情绪障碍。父母要先辨别孩子属于哪种情况,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盲目下决定。

总之,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父母和孩子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最终选择去补习班还是在家自学,都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

而且,父母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帮助她在克服抑郁症的同时,也能够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最后,说一下这个18岁女孩,躯体症状严重,情绪不稳定,她目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治疗抑郁症,而并不是学习。

因此,我建议孩子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来缓解失眠等躯体症状以及改善抑郁情绪,并定期进行复诊

最后,她以及她的父母听从了我的建议,让女孩在家边治疗边自学,同时,女孩也理解了父母的担忧和关心,承诺会每天设定学习计划,然后由父母抽查学习成果。

最终这个结局大家都满意,所以说,对于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充分地沟通和协商还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这个 18 岁的女孩能够在家人的关爱和帮助下,克服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我是精神科专家康玉春,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北京安定医院王彦恒主任的学术继承人。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精神科临床诊疗40余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配合针灸心理,辨证施治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分离性转换障碍、情感性疾病以及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等精神心理障碍。


从医40余年,帮助过上万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恢复健康生活。


如果您也有相关困扰,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利用坐诊之余,给予大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医治有缘人,好的一切,从相信康博士开始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