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参加半月移植小组年度会议的收获

任士友医生 发布于2023-04-09 23:41 阅读量1058

本文由任士友原创

         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太平洋时间下午12:30-下午2:30 在 Las Vegas 举行了2023年半月板移植小组年度会议,当时是北京时间是3.11 4:30-6:30 am,我早上在最困的时候爬起来参加线上会议。会议非常小众只聚焦半月板移植一个话题,发言非常紧凑,参加完有不少收获。

1.胶原半月板植入(CMI)后长期效果怎么样?意大利博洛尼亚,IRCCS研究所,对92例胶原半月板植入患者(平均42.8岁)至少10年随访表明,在术前评估和最后一次随访之间,所有的临床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术前≥III°的软骨损伤与显著较低的总体临床评分相关,而从半月板切除术到CMI移植到≥5年造成KOOS分量表中休息时的疼痛加重和生活质量的降低。总体而言,25%的患者没有达到可接受的症状状态(PASS)进,19%(KOOS Pain)和40%(KOOS Symptoms)的百分比变量在KOOS分量表中没有达到PASS。术前软骨损伤≥III°患者更不易未达到PASS,而手术年龄≥45岁的患者更易达到PASS状态。在最后一次随访中,63%的患者在CMI后恢复了运动训练,41%的患者处于相同或更高水平。最后,80%的患者对手术过程感到满意。 术后10年,约70%的CMI患者报告了满意的临床结果,临床评分仍高于术前评价。

2.航天微重力的机械卸载已被证明会诱导小鼠膝关节oa样基因的改变和软骨破裂,这导致了机械卸载可能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观点。机械卸载对关节软骨细胞已在实验室环境中研究了模拟微重力(SMG)对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SMG增强了COL10A1和MMP13在人半月板模型中的表达,该模型由体外单层培养以性别依赖的方式扩展的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MFC)数周。暴露于SMG的初级人类MFC在培养7天内,所有供体的转录轨迹均呈收敛趋势,其中1383个基因在第7天显著调控。在所有显著调控的基因中,有几个关键的oa相关标记物(COL10A1、MMP13、SPP1)均高表达上调。基因集合富集分析表明,炎症相关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补体级联)主导了该轨迹的初始变化,而钙化相关通路(钙信号通路和矿物质吸收通路)和PPAR信号通路在后期升高。观察到性别相关的转录差异,在每个RNA测序时间点,男女对SMG的反应不同。从上调和下调的基因面板中构建枢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建立机制靶点。对于女性而言,第3天和第7天上调的枢纽成分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CTSK、IRAK1、JUN、PIK3R1、LEF1、MMP7、NFATC4、ROR2、WNT11)、VEGF信号通路(KDR、PIK3R1、SPHK1)和NF-kappa B信号通路(BIRC3、CXCL12、DDX58、GADD45A、IRAK1、RELB、TRAF1、TRAF5)。而对于雄性,上调的枢纽成分是ECM成分和基质重塑酶。

3.使用线带(Internal Brace技术)减轻半月板移植物环应力。半月板移植前的胫骨近端移植物与内侧半月板准备,三个注视点与外围路径的内部支撑™重合。第一条线带在前角,线带一端用于固定,第二条线带在半月板后三分之一连接处,线带两端固定,第三条线带在后角,三条出肢固定。注意第二点,在内侧半月板后三分之一交界处的两根缝合带包裹内侧线带,有大约1.5-2厘米的平移能力,以便适当的半月板位置;同种异体半月板后角线带上也可以使用可调袢固定钢。

4.50岁以上患者的半月板移植延迟性关节置换术 来自The Stone Clinic数据回顾1997年至2019年期间108例半月板移植病例,患者年龄为50~69(平均55.8岁),有86例(79%)符合本病例系列报告的资格。患者中有74例(86%)患有III级关节炎,并被记录为III级或IV级关节炎。86例患者中有44例(51%)接受了先前报道的关节软骨膏移植技术的软骨修复。国际膝关节文献记录委员会(IKDC)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在整个术后期间进行纵向测量。从半月板移植到膝关节置换术的时间被测量,手术过程的失败被定义为向关节置换术的进展,疼痛评分没有改善,或疼痛增加。在2-25年的随访范围内,86例患者中有41例(47.6%)进展关节置换术翻修,平均时间为8.5年。89例半月板移植患者中68例(76%)至少推迟8.2年(8.2-20.6)。在报告时,86例患者中有41例(47.6%)进行了完整的半月板移植。通过VAS和IKDC评估,疼痛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这些显著的改善持续到术后10年,与平均年龄为65.8岁相关。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联合其他膝关节镜下膝关节治疗可延迟膝关节置换术,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5.人工合成半月板假体并不成熟  来自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数据 2022年报道人工半月板假体疗效并不理想 第一代人工半月板假体,核心硬,用螺钉固定,5例患者中有4例在6个月内聚合物植入物破裂。2022年,10例患者接受第二代内侧人工半月板假体治疗。大多数患者已经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破损的聚合物植入物。他们在6周内恢复了完全的活动范围。除症状保持在相同水平外,所有不同分量表的KOOS平均得分均有显著改善。有1例患者因技术原因导致移植位置不佳导致失败。

6.膝关节合并软骨损伤半月板移植时需要进行同时处理  meta分析表明手术时存在未经治疗的高级别软骨缺损,显著增加了初始MAT后手术失败的可能性。

7.青少年半月板移植后及时功能良好,仍有可能二次损伤,总体满意率90%  来自Joshua T. Kaiser BS数据,MAT手术时年龄<18岁的青少年患者,进行长达五年随访,62例已确诊的患者中有44例(女性=33;男性=11)符合纳入标准,平均随访9.5 ± 3.8年(范围: 5.017.7)。对27例(61%)患者进行了单独MAT治疗。常见的伴随手术包括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CA)(32%)、自体软骨细胞植入(ACI)(18%)和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14%)。11例患者(25%)接受了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9±4.5年(范围:0.8-14.0)后的MAT。3例(7%)患者符合失败标准,需要翻修MAT,平均3.8 ± 1.1年(范围:2.8-4.9)移植后手术。1年、2年、5年和10年无失败的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93%和93%。与术前评分相比,在1年、2年和最近的随访中,Lysholm、IKDC和KOOS分量表显著增加(p < .05)。在最后一次随访时,90%的患者报告对他们目前的身体状况感到满意。

8.长期结果(至少10年)认为半月板移植效果良好 来自Kyle R. Wagner BS数据,对1999-2012年接受初次MAT的患者进行随访,共计14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2.8 ± 2.7年,原发性MAT在至少10年的随访中显示出疗效和持久性,患者满意度较高。15年后的再手术率可接近42%,在长期随访中,总体翻修率(8%)和向关节置换术的转化率(16%)仍然较低。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