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口完美的牙齿,但对于牙齿矫正,大家似乎总有一些不全面的认识。
今天这篇带你了解,矫正牙齿你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都来给你讲清楚。
牙齿矫治器的发展史
NO.1
考古学家曾发现木乃伊的牙齿用粗糙的金属片包裹,推测缝隙处的羊肠线起到现代牙齿矫正弓丝的作用。早在公元前400-500年,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曾经研究过如何排齐牙齿,以及治疗各种牙齿问题。
NO.2
现代矫正牙齿的技术已发展了 100 多年。它的鼻祖是世界上第一位正畸专业医师安格。安格在1892 年宣布,牙齿矫正技术从其他牙科治疗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他在1890 年提出的Angle错合畸形分类法,至今仍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
安格先提出了E型弓、钉管弓和带状弓矫治技术。之后,他又设计出方丝弓矫治器。而他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正畸学校,也培养出了两位著名医师,Tweed和Begg。其中,Tweed医师开创的方丝弓矫正技术,还在广泛应用。
NO.3
1963年代美国发明了金属托槽牙齿矫正,经过20年不断改善,到1980年代开始运用,其原理是通过粘接将托槽和牙齿固定在一起,并通过托槽内的丝弓来控制牙的高低和方向,以达到使牙列整齐的效果。由于比较影响美观,现在很多人不愿意采用这种技术,所以新的技术在不断突破。
NO.4
1997年代隐形牙套是Zia Chishti和KelseyWirth的一个点子,那时候他们还是斯坦福大学MBA项目的毕业生。Wirth高中时候戴过传统的牙套,Chishti在成年后佩戴了传统牙套,现在一直戴着透明塑料保持器。
他注意到如果他几天不戴保持器,他的牙齿就会有轻微的变动——但是塑料保持器很快会将他的牙齿带回到原来位置。
1997年,他们首次将透明压模式矫治器的概念与先进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研制成功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从而达到移动牙齿的目的。该技术是当今口腔正畸治疗技术的一个重大飞跃。
听说矫正要拔牙
拔牙这是很多人对矫正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拔牙是提供间隙的常用手段但非唯一手段。除了拔牙,临床上还有前后向或左右向扩展牙弓、片切(适度把牙磨窄)等很多手段,来有效解决牙列拥挤、牙齿前突的问题,以及为牙齿创造空间。具体手段都根据每个人的牙齿情况来选择。
不想拔牙?
其实,在 100 年前,不拔牙矫正,曾风行在牙科界。
但是,Tweed 医师在治疗了大量患者后发现,勉强把拥挤的牙齿排列整齐,一方面使嘴部显得突出,不美观,另一方面,牙齿容易在矫治器摘掉以后再次拥挤错乱,即复发。
因此,Tweed召回了过去那些应该拔牙却没有拔牙的患者们,开始尝试拔牙矫正。直到今天,拔牙矫正,依然是牙齿矫正时解决牙齿拥挤和前突的主要方法。
至于到底要不要拔牙,还是要听医生的。
目前医疗界共识为:是否需要拔牙,拔几颗牙,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经过实际测量与影像测量决定的,绝不是一两颗不拔牙承诺能认定的,该拔的牙肯定跑不了,不该拔的牙也绝不能乱拔。
牙齿矫正后会松动吗
矫正就是通过外力暂时打破这个平衡,为牙齿搬家。矫正产生的骨改建带来牙齿生理性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暂时有一定程度的松动很正常。当牙齿移动到新的位置上,自然又回归到平衡中,重新稳定下来,就不会松动了。
移动≠松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在移动,跟松动完全是两码事。
牙周病才是牙齿松动的真正凶手,牙菌斑又是牙周病的致病因素。简言之,无论你戴牙套与否,不注意口腔卫生,时间久了牙齿松动那是必然的。
矫正牙齿选哪一种方式最好?
每种矫治器都有各自的特点,需求不同,每个人对它好坏的定义也就不同;无论隐形牙套还是金属牙套,最终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本人的情况,以及医生的诊疗方案,选择适合的治疗工具加上患者良好的配合,便会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隐形牙套:对美观要求高、不能按时复诊,对金属过敏,易长口腔溃疡且牙周条件欠佳者。
口腔软组织几乎无刺激,较舒适,患者可自行摘戴,刷牙和进食时可以取下矫治器,不影响吃饭和口腔清洁。每 1-2 周更换一副矫治器,牙齿受力均衡柔和,因此治疗期间牙齿疼痛感降低。
隐形牙套需要将牙颌模型三维成像,医生设计方案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图像处理,并用 3D 打印出来透明牙套,不断小范围移动牙齿,正畸效果可预测。
金属或陶瓷牙套:比较适合配合程度欠佳的部分青少年患者,及牙齿情况复杂的案例。
最普通最常见的,是金属托槽。
而陶瓷托槽是金属托槽的透明版,具有和天然牙相近的色泽。优点是美观性较好,粘接较金属托槽更牢固,只要医生手艺够好,治疗中不会存在托槽脱落的问题;缺点是咬硬物及受力过大时托槽会碎裂,牙齿移动过程中摩擦力较金属托槽大,移动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结扎方式不同,固定托槽分为自锁托槽和非自锁托槽。
--------▼非自锁托槽▼--------
这种矫治器需要靠结扎丝来固定托槽与弓丝,结扎丝的打结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都是一个考验,经验丰富的医生打结的结扎丝很少出现扎嘴的现象。
--------▼自锁托槽▼--------
这种托槽有着免结扎避免结扎丝末端对口腔的刺激;体积小更有利于保持口腔卫生;摩擦力减小,相对加快牙齿移动、缩短矫治周期等优点,但价格相对略贵一些。
和上面不同,还有一种是粘贴在牙齿内侧的,它叫舌侧隐形矫治器,曾在九十年代比较流行,不算主流。
舌侧矫治器粘接在牙齿的内侧,在外观上完全看不到托槽钢丝,适合对美观有追求的小伙伴,缺点也比较明显。
正畸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大,容易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大家想想,在牙齿外侧的托槽都不是那么容易清理,更何况内侧,并且舌侧是所有矫治器里最不舒适的一款,对软组织刺激较大。对舌头造成的异物感较强,其次是影响发音、再就是价格比较高,同样的价钱,完全可以选择隐形矫治器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适用于儿童的矫正方式,肌功能训练器,是针对上呼吸道问题、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等错颌畸形的环境因素而开展的肌肉功能训练系统,矫正由于肌肉功能习惯造成的错颌畸形。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矫正器,它是训练器。
了解了口腔矫治器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大家破除对矫正牙齿的偏见。清楚了解牙齿矫正的知识后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来进行治疗。对比矫正材料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矫正,都希望大家可以都可以遇到一个技艺精湛、认真负责的医生,陪你度过漫长矫正岁月,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一口完美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