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乐那些事
夏日炎炎,一杯冰可乐,一个葛优躺,随着一声酸嗝,吐去一天的疲倦,是不是无比惬意呢,不可否认,可乐作为快餐文化的一个标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当你刷着抖音,微信朋友圈,突然一个标题“一杯可乐八种疾病”跃入眼帘,心中是否会咯噔一声,可乐还能喝吗?现在带你走进可乐的六个误区,打消心头的疑惑。
误区一:喝可乐会“腐蚀”骨骼吗?
真相:
说起碳酸饮料“腐蚀”骨骼,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碳酸,酸雨中含有碳酸,会腐蚀岩石,弥勒大佛都能被“吃掉”,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那么我们的骨骼会不会一样被碳酸饮料中的碳酸腐蚀呢?这其实是无稽之谈。碳酸本身是一种弱酸,并且十分不稳定,胃部温暖的环境很快使其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排出,这也是我们喝完可乐后会打酸嗝的原因。
但是可乐对于骨质疏松确是有影响的,但“罪魁祸首”是磷而不是碳酸。磷在许多加工食品中被作为添加剂。磷”本身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同作为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磷和钙是一对“欢喜冤家”。但凡事过犹不及,饮食中过多的磷会干扰小肠吸收钙质。当血液中的钙磷比值是2:1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抑制骨钙入血,促进骨骼形成。而当人们过多地摄入含磷食物时,钙和磷的比例可能高达1:10甚至1:20,此时,磷就可能会将钙“赶出”人体。但可乐的含磷量不会直接影响骨骼健康,但长期大量的引用可乐等碳酸饮料,就可能造成钙的流失,那些将可乐当水喝的年轻人,小心未老“骨先衰”哦!
误区二:可乐会吃掉你的牙齿,是真的吗?
真相:
从小家里老人就会耳提面命,小孩子不能多吃糖,吃糖长蛀牙已经形成共识,那么可乐中有吃掉你牙齿的小虫子吗?《普通牙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可乐会使牙釉质受到腐蚀,腐蚀牙釉质的物质是磷酸。同时可乐中的糖被牙菌斑中的细菌利用后又会产生酸,再次加重牙齿表面的酸蚀,使牙齿变得粗糙,更容易附着食物残渣和细菌,最终引起蛀牙为避免“可乐龋”的发生。
误区三:无糖可乐能减肥?
真相:
可乐每100ml含糖11.2克,一听330毫升的可乐就足足有37克的糖。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能量大约6000-7000千焦,而一听330毫升的可乐就含有650千焦的能量,比一碗米饭的热量都高。而且碳酸饮料口感较酸,常常让人并不觉得里面糖分很高,不知不觉就喝了很多。现在很多“小胖孩”,大多数都喜欢喝饮料,而家长又不加限制。长期摄取的糖过多,导致代谢紊乱,造成肥胖,甚至糖尿病。
最近颇受欢迎的零度可乐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啦!首先无糖饮料为什么是甜的呢?奥秘就在于其所用的甜味剂上。甜味剂是一类不提供任何能量,只提供甜蜜的口味的物质。常用的甜味剂有天然的甜菊糖,合成的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等。
那么无糖饮料不含糖,喝进去就不会增加能量摄入,是不是有利于减肥呢?然而,现实却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简单。虽然这些甜味剂没有能量,但是,它的甜味作用能够干扰人的代谢,增加人们的食欲,让人们吃更多能量的其他食物。
误区四: 姜丝可乐治流感?
真相:
可乐煮姜丝,可谓“中西结合”,很有创意。生姜是一味中药,辛温之品,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很多民间验方治疗风寒型感冒都用生姜做主药,所以当人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时,及时服用红糖姜汤、可乐姜汤,会取得不错的效果。感冒属于人体伤于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而致,如果这时再服用生姜类温热药,就如同火上浇油,更加重内热。而流感就更不能用“姜丝可乐”了。流感在中医学中由于其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属疫疠类(即传染病)。新冠肺炎如果每人一碗姜丝可乐能解决,也不用国家这么头疼啦。
误区五:精子减少,可乐之过?
真相:
可乐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其次就是糖,大概占到10%之多,所以那些所谓的不知名的“神秘东西”含量极少,大多是植物提取物,它们的生殖毒性作用微乎其微。可乐杀精的传言源自于1985年的一项实验,美国哈佛医学院妇产科的实验者向三只装有可乐的试管中加入冷冻的精子,结果观察到精子数量减少,因此判断可乐能影响精子活力。然而1987年,台北荣民总医院的洪传岳决定用更缜密的实验去验证。他们应用了2种品牌5种不同配方的可乐,通过跨膜迁移实验方法,他们观察到至少七成精子活力依旧,能成功穿越薄膜,不会被可乐杀死。其实,精子的天敌就潜伏在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中,比如久坐、吸烟、饮酒过量、生活不规律等,工作压力大,经常在高温或高辐射环境下工作,这些都会导致男性精子质量降低。
误区六:当可乐遇上“致癌说”?
真相:
早在2012年的3月5日,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即发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多种可乐产品所使用的焦糖色素含有较高水平4-甲基咪唑(4-MEI),此种物质在动物试验(小鼠)中能引发癌症。然而,值得推敲的是此项研究既没有提供致癌的机理,也无法推知4-甲基咪唑在人体中的情况。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4-甲基咪唑归为2B类致癌物,即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不足的物质或混合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言人道格拉斯·卡拉斯更是表示,只有当一个人一天内喝下1000多罐可乐时,才可能引发致癌风险。
建议:
俗语云:病从口入。可乐本身并不是一种好的饮料,不管含糖与否,它都只是一种好喝的水而已,不喝没有遗憾,喝啦不必焦虑。任何偏嗜都不是一种好习惯,过犹不及,更何况还有很多舌尖上的美食供我们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