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对封闭治疗“谈虎色变”吗?

吴亮医生 发布于2022-06-02 14:43 阅读量487

本文由吴亮原创

喜欢看体育赛事的人对封闭疗法一定不陌生,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们在比赛前接受这一治疗来减轻疼痛。


很多人认为封闭疗法弊大于利,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止疼方法;也有很多人认为接受封闭疗法可能会成瘾;甚至还有这样的传言,说“一针封闭,减寿半年”。这些上都是真的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封闭疗法,以及封闭疗法有哪些利与弊。


什么是封闭疗法?


封闭疗法又称化学性神经阻滞,指利用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药物,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其中的麻药可以在最疼痛部位起到快速的止痛效果,而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起到消炎的效果。从而获得消除炎症、解除疼痛、改善功能的疗效,在临床上封闭疗法被广泛应用。



封闭疗法多用于骨科常见的急性损伤或者慢性劳损性疾病。封闭疗法的适应证有:


1.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如滑囊炎、腱鞘炎、腰肌劳损、肩周炎等。


2.周围神经卡压,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


3.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有哪些疾病不能使用封闭疗法呢?封闭疗法的禁忌证有如下几点:

1.穿刺部位或者附近皮肤有感染。


2.不能使用激素或对激素、麻醉药过敏。


3.有消化道反复出血史,特别是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者。


4.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


5.严重的高血压或者糖尿病。


6.结核病。


7.甲状腺功能亢进。


8.注射部分附近X 线片提示有骨或软组织病理性病变,如骨肿瘤。

使用封闭疗法后应该进行如下处理:
  

局部封闭后缓慢活动关节,使药物能在关节间隙和软组织中充分分散开来。
  

若注射部位出现肿胀、发红、皮肤温度升高或体温超过38℃等情况,应及时来院就诊,以排除感染发生。
  

封闭治疗后疼痛缓解是由于麻醉药物的暂时镇痛作用,疼痛会在几小时后恢复,在皮质激素作用下疼痛会在1~2 天的时间内再次减轻。


关于封闭疗法常见疑问与解答:

(1)封闭疗法会上瘾吗?


长期或大剂量地使用,确实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也可能产生依赖性,即人们所说的“成瘾”。但事实上封闭疗法每次使用激素剂量很小,且用药时间间隔和次数都有限制,正确规范的封闭疗法一般是安全有效的。

(2)封闭针只有止痛作用?


封闭疗法并非只有止痛作用。它对神经末梢的麻醉作用阻止了局部病变向中枢传输的疼痛信号,切断恶性刺激的传导,阻断病理机制中的恶性循环,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息、修复的机会。同时还具有消炎作用,改善受损部位的血供,消除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

(3)封闭疗法副作用大于治疗效果?


封闭疗法由于注射药物多为激素,因此可能存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骨质疏松、麻药过敏和毒性反应,还可能出现韧带断裂、皮下萎缩等局部并发症。但只要准确掌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在正规医院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一般不会产生这些危害。因此不必谈“封闭”便拒绝。


(4)封闭针打一针少活半年?


一般的情况下局部打封闭对人的影响不是很大,只会影响局部的肌肉、肌腱,发生局部的炎症退变,一般都不会影响太多的寿命。


因此,封闭疗法作为一种快速起效,直达病灶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着,它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认识封闭疗法,正确看待其利与弊,至少我们在治疗手段上多了一个选择,不必听到封闭疗法便“谈虎色变”。同时封闭治疗现在虽然技术完善但也不能乱用,要针对病情合理的使用,还有必须到正规的有医疗资质的医院去进行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