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功能受损会导致哪些疾病?

尚建中医生 发布于2024-08-29 15:01 阅读量716

本文由尚建中原创

  一、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

  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汁分泌减少或异常,会导致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长期消化不良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黄疸:

  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引起黄疸。患者的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变深,大便颜色变浅。

  黄疸可能是多种肝脏疾病的表现,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也可能由胆管阻塞等其他原因引起。

  肝硬化:

  长期的肝脏功能受损,如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肝脏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一种严重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肝癌:

  某些导致肝脏功能受损的因素,如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黄曲霉毒素污染等,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消瘦、乏力、黄疸等症状。

  二、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

  肝脏在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储存和释放葡萄糖,调节血糖水平。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可能会影响糖代谢,导致血糖调节异常。

  一些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又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高脂血症:

  肝脏参与脂质代谢,合成和分泌胆汁酸等物质,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尿酸血症:

  肝脏是嘌呤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影响尿酸的合成和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肾脏损害等疾病。

  三、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肝脏可以合成一些与造血有关的物质,如铁蛋白、转铁蛋白等。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这些物质合成减少,影响造血功能,引起贫血。

  此外,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也会导致贫血。

  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四、免疫系统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肝细胞的自身抗体,导致肝细胞炎症和坏死。肝脏功能受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表现之一。

  自身免疫性肝炎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这两种疾病主要影响胆管系统,但也可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它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攻击胆管,引起胆管炎症和阻塞,导致胆汁淤积和肝脏损伤。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黄疸、乏力等症状,晚期可发展为肝硬化。

  五、神经系统疾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肝脏功能受损导致氨等有毒物质不能正常代谢和排泄,在血液中积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等症状,是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肝脏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保护肝脏功能,及时治疗肝脏疾病至关重要。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梁家巷十字路口处,已有38年的肝脏类疾病诊疗史,作为西南地区肝病诊疗基地,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在肝脏类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及治疗始终处于国内前沿水平,成都肝病专科医院,肝病治疗好选择。

  快捷申请预约通道:扫码进入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