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如果能再瘦点,那就更好看了,也因此大多女性都把减肥当作自己的口头禅,但是她们其实可能并不算肥胖,只是想变得更好看而已。
我们一般会根据每个人BMI、体脂率以及腹围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BMI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体重,以公斤算除以身高的平方。比如说你的体重是60公斤,你的身高是165,那么你的BMI就是60除以1.65,再除以1.65,指数就是22,那么我们正常的BMI是18.5到24之间,22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体重指数。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标准,超过24为超重,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8就被称为肥胖,BIM超标的人可能身体会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三高、心脑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抑郁症等等。那么关于BIM,美国还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如果妻子的BMI小于丈夫,夫妻俩就会觉得比较快乐,至少婚后短期、中期是如此。而且BMI数值越高的司机,面临更高的事故风险。BMI超过35,也就是严重肥胖的卡车司机比BMI正常的司机发生撞车事故的风险高43%~55%。
还有一个指标,就是体脂率,这一点是很多人减肥路上的认知误区。有很多人会觉得,同样的120斤,为什么别人看起来一点都不胖,而我却看起来又大又壮?这都是因为体脂率在作怪,体脂率,简单来说就是脂肪占总体重的比率。成年男性为15%-20%,女性为20%-25%,如果超过这个标准,我们就称她为肥胖。
大家应该都看到过这样一个图片,同样重十斤的脂肪和肌肉,脂肪体积是肌肉的好几倍,所以啊体脂率是“显瘦“的主要原因,同样的身高和体重,体脂率越低的人,看起来更瘦。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BMI了,如果有些体脂率低的人,他BMI虽然高,但也不能称为肥胖。从这个角度讲,体脂率更能反映出患者的肥胖程度,那么有些人一边运动一边减肥,他可能体重变化不大,但是整个身形都瘦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体脂率下降了,肌肉量上升了。这种减肥虽然减重不多,但也算是减重成功了,因为他塑性了,体脂率下降了,在正常范围内。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科学减肥。
最后一个就是腹型肥胖,是比较直观的肥胖检测法,按照亚洲人的标准,男性的腰围≥85cm) ,女性的腰围≥80cm,我们就称为腹型肥胖。实验研究腹型肥胖者,有氧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腰围比较大的人患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是正常腰围人的好几倍。大腰围组中高血脂和高血压病患者比例比小腰围组高出2~4倍,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出4.3倍,心脏病患者多出3.5倍,所以我们俗话说腰长命短就是这个道理。
肥胖导致很多疾病,原因就是肥胖会引起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所以说,对于超重过多的人,减肥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这些疾病的诱发,所以才会减肥对于这类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