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是每个焦虑症患者最难熬的症状

钟宇医生 发布于2022-08-30 17:30 阅读量5196

本文由钟宇原创



半夜里突然电话铃响;
在拥挤的人群中孩子不见了;
发现好不容易凑齐的为女儿看病的巨款丢失;
听到父母居住的城市发生大地震;
居住的高层建筑失火……


这时感到不安、恐惧,甚至心悸、冷汗、肌肉紧张等心理或生理的症状是大多数人正常的反应。

但是有一类人,常常是在大多数人不会感觉紧张的情况或场所,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

例如:

交通堵塞时,一位妇女突然有强烈的想逃跑的愿望,她感觉有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


在食品店排队购物时,一位男士突然手掌又湿又冷,感觉心脏跳得很厉害。


坐在拥挤的电影院里,一位妇女感到胃不舒服,因为她觉得从电影院出去可能不太容易。……


他们都有可能患了惊恐障碍。

几乎每个惊恐障碍患者都有这样的体验——

没有任何预兆的,往往是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工作、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出现的严重的焦躁不安强烈的冲击着自己不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缓解……

这样的状况几乎会把自己淹没,脑子中一片空白……


相当多的患惊恐障碍患者可能同时会有这样的体验——

强烈恐惧,好像即将要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难以忍受。同时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从口腔跳出来。

有胸闷、胸痛、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

有的伴有显著植物神经症状,如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面部潮红或苍白、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

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或者感到外界不真实等痛苦体验。

所有的这一切来的都非常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就像海啸席卷而来,迅猛而不持久。

往往在10分钟内就达到高峰,一个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就恢复正常。

但是这种灭顶的体验使患者非常焦虑,以至于在两次发作的间隙持续的担心,直至下一次发作,再持续的担心,形成恶性循环。


也因为这种担心大多数惊恐障碍患者都会有紧急就医的经历,有许多惊恐障碍的患者会被误诊为冠心病或其他疾病。

在各个医院的心脏内科或其他科室辗转,但是病情依旧。

进而有60%的患者担心发作时得不到帮助,因此主动回避一些活动。

如不愿单独出门、不愿到人多的场所、不愿乘车旅行等,或出门时要他人陪同。

这就是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

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它看上去像严重的生理疾病,一次次的急救经历更加深了患者的这种想法。

所以,有条件的患者往往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精力在全国乃至国外各大医院检查、治疗。



惊恐障碍有什么治疗方法?




1.专业针对性治疗


若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时,要根据医嘱制定一对一的诊疗方案,积极接受治疗。


2.心理康复

认知行为治疗法是被证实能有效治疗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惧症,其中(暴露疗法)是要患者面对或接触令他们恐惧和不安的情境(例如:人多拥挤的街市)。

此外,患者又制止做惯常的逃避行为。

虽然大部分心理疗法都没有所谓的副作用,但是(暴露疗法)确实会令患者感到不安,特别是当要面对一些害怕的环境时。

不过这些(不安)是会随着时间和练习慢慢减退的。

另外,对于重整扭曲及不全面的思维,呼吸练习训练及松弛练习训练都是治疗当中重要的一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