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很简单,把舌尖放在你的上颚,然后利用鼻子吸气4秒,憋气7秒,最后再呼气8秒,做4次循环后,就能感到睡意。

可能一开始睡意来得没有那么快,但只要坚持一天做2次,持续6~8周,就能比较迅速地在60秒内安稳入睡。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体验过失眠。大多数人只是偶尔有一两次睡眠困难,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一个人一周内有3个晚上睡不好,出现入睡和维持困难、醒得早,就算是失眠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报告显示,我国有超2亿人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据2013年睡眠指数数据报告,中国人均睡眠时间长度为8.8个小时;而2018年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变为6.5个小时。短短6年时间,中国人均睡眠时间就缩减了两个多小时。从前,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我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究竟是什么偷走了睡眠?焦虑、抑郁等容易造成人的情绪紧张或精神过度活跃,从而导致高级中枢神经的情绪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出现失眠情况。
饮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如果缺乏营养或摄入过多辛辣刺激、熏制、煎炸等高油高热量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常见可致失眠的药物有某些降压药、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结核药、补血药、镇痛药等。使用以上药物后若出现失眠,可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如晚餐吃得过晚、过饱,临睡前运动、玩手机,夜间灯光照射等,会使大脑过度兴奋,错过理想的入睡时间,导致睡眠效果不佳。睡眠专家建议,睡不着时,除了试试哈佛大学「60秒入睡法」外,还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做出改变:
告诉自己,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手机、看电视、看书等。如果这也不管用,可稍稍推迟睡眠时间,等你真觉得累了再上床睡觉,但不能超过12点。若躺了30分钟还是睡不着,可以起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看书、冥想,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睡眠动力也称睡眠压力,是指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
醒来后人就开始积攒睡眠压力,积攒一整天后可以帮助晚上更快入睡。但赖床和白天补觉会提前释放睡眠压力,导致晚上睡眠压力不足。紧张时,身体会采取胸式呼吸,呼吸急促,呼气较浅。深呼吸可以减轻身体压力和放松精神,注意要掌握慢、深、长的技巧。
冥想时应躺在床上,听轻音乐或白噪音并减慢呼吸节奏。吸气时想象,新鲜空气进入身体各个部位;呼气时想象,身体浊气慢慢排出体外。一般晚间睡眠要经历4~6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都是从浅睡眠向深睡眠过渡。这个过程呼吸逐渐变慢,肌肉逐渐放松,所以睡前进行深呼吸、冥想等训练,可帮助入睡。枕头的高度以10~15厘米为佳,健康人以仰卧为宜。打呼噜的人,睡觉时最好侧卧,或在背后放两三个枕头。床垫软硬适中,平躺将手伸入脖子、腰臀部至大腿下面时,应基本无空隙。褪黑素分泌,受到外界光线和亮度的影响。当外界光线明亮时,大脑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光线昏暗时,大脑就会下令刺激褪黑素分泌。
将睡觉与清醒时的活动区分开,睡前保持平静的习惯,如洗澡、刷牙、阅读等,避免剧烈活动和有氧运动。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成轾表示,闻生姜或洋葱味,有一定的助眠效果。睡前在床头边放一个一次性口罩,在口罩边剪个小口子,里面放适量的姜丝或洋葱片,然后折叠拉紧口罩带即可。如果上述方法试过都无效,要及时到身心医学科、睡眠中心或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