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焦虑时,请这样爱我”

许红羽医生 发布于2025-04-04 16:29 阅读量130

本文由许红羽原创

散步时遇到住楼下的退休老师,聊了几句,聊到现在的娃。

这位老师说,现在的娃真的太脆弱了,上个月,她老家的一所学校,有个娃跳楼了……

她平时和其他老师聊天,也听到不少类似的悲剧。

不仅如此,还有新闻曝光的,没有曝光,反正数量比起以前是大大的上涨。

讲真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娃,都不能说“出现”,简直就是“涌现”。


随便在社交平台搜一下关键词,

因为抑郁起不来床的,因为害怕社交不肯出门的,一到考试就吓得大脑一片空白的,还有因为一些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做出极端举动的…

毫无征兆就发生,连缓解的机会都不给。

这类现象出现得太频繁,其他爸妈也愁,特别家有敏感娃的,天天担心娃钻进死胡同……

娃为什么就这么脆弱?

难道真是我养娃的方式不对吗?

他们可不可以坚强一点?

……

对于这些疑问。

或者,

我们可以试试从生理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先说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通俗点说就是,想不开。

想不开是什么感觉?

就像陷入黏糊糊的情绪沼泽,怎么挣扎都无法脱身,自己根本无法控制。

焦虑娃,每天被担忧尾随。

抑郁娃,难过如影随形。

恐惧娃,看见的全是警告,哪哪都是危险信号。

心理健康的人很难理解那种感觉。

负面情绪对正常人来说是来得快去得快的暴风雨。

对心理亚健康的人来说是连绵不断的雨季。

雨也许不大,但那种潮湿阴冷会持续很久,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

焦虑和抑郁的娃,在绵长的雨季里过得痛苦万分,

注意力和心思完全被痛苦抓住。

他们看不到美好的、灿烂的、积极的一切,只会越陷越深,越来越消极。

情绪陷入恶性循环,即便是大人也很难靠自己摆脱,基本都要靠专业的手段帮助。

那,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些人的情绪来得快,去得快。而有些人却被困在原地打圈?

这取决于我们的脑回路。

 2 

想不开时大脑在干嘛?

常见的难过焦虑和恐惧,分别对应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杏仁核报警。

杏仁核很敏感,偏偏又是掌管情绪。

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会亮红灯,疯狂报警。

还会调动大脑和全身的资源立即戒备,做好迎接威胁和压力的准备。

它判断能力很一般,就是警觉性比较高。完全就是凭直觉下命令,一点点不安就会尖叫。

第二个是,海马体调动记忆档案。

海马体就像档案室的管理员,一旦收到杏仁核的警报,会立即手忙脚乱搜索信息。

只要有和警报相关的经历和记忆,哪怕很微小,也会被全部调取出来,疯狂回放。

第三个是前额叶指挥作战。

前额叶是总指挥。

它指向哪,理智和注意力就往哪。不管是杏仁核还是海马体,都会给它输送信息。

杏仁核的警报呈上来,海马体的负面认知和记忆又源源不断,前额叶就会高度重视这个威胁,

把兵马也就是注意力,全放在这个威胁上。

然后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就怕威胁突然暴起,伤害到自己。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社恐,接下来要进行一个公开讲话。

杏仁核会率先拉响警报,海马体收到风,立即翻出以前公开演讲时出过的糗。

那些说话支支吾吾,被嘲讽,被看不起,被指指点点的记忆全都翻出来。

前额叶一看,瞬间紧张,心想可不能让同样的尴尬再发生了啊,然后开始无死角防御。

这句话说出来会不会不适合。

我的衣服会不会看起来很傻。

那个人面无表情,是不满意吧。。。

脑子里这三位一搅和,社恐的人感觉整个人要完蛋了,只想找个角落躲起来,再也不出现。

 3 

如何防止想不开。

把上面这三位安抚好就行了。

其实也不用三位。

只要有一个能稳一点,这个循环就会断掉。

先说说杏仁核。

杏仁核的敏感度,有一部分原因是先天的。

有些娃天生就是高敏感宝宝,我也算是。我们的杏仁核就是一点小事就会报警,更容易陷入内耗。

虽然是天生的,但并非就没救。

可以从三个方向降低敏感度。

第一个是,保持住原来的状态,别再更敏感。

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睡觉。

很多人前一天睡不好,第二天就很容易暴躁。

睡不好,大脑没有充分休息,杏仁核的敏感度会翻倍,一点小事就会炸毛。

所以,一定要保持好睡眠。

第二个办法是,有氧运动。

汗水能带走压力素,还能产生让人快乐的血清素。算是一种中和,抵消掉杏仁核产生的紧张和不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冥想。

让冥想成为一种习惯,通过特定的方式,让紧张的杏仁核放松,适应于任何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刻。

其次,是海马体。

海马体负责调取不好的记忆档案。

可以从根源上直接切断,不让娃产生负面记忆。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之所以不怕,是因为小牛的记忆中,还没有存入对老虎的恐惧记忆。

前额叶看到老虎没记忆波动,自然也不会害怕。

其实小孩儿也一样。

在他成长过程中,尽量少点负面经历。

以后遇到什么压力,哪怕杏仁核反应,海马体没有档案播放,前额叶也会觉得是小事一桩。

控制负面记忆,就需要我们爸妈努努力啦。

一些明显会让娃产生负面情绪的教养方式尽量不用,比如过度控制,辱骂,贴标签等等。

那些自己小时候经历过,一直记忆到现在的养育方式,都不要再重复用在自己娃身上啦。

你经历过,就会知道有些阴影会缠着娃一辈子。

有些娃看起来脆弱,可能他们也不想。

无奈海马体的糟糕记忆实在太多,杏仁体一反应,立即全都跑出来,挡都挡不住。

最后是前额叶。

前额叶是最终决策者。

最后怎么反应,都是它说了算。

如果它能扛得住两外两位的骚扰,能够识别出不靠谱和夸张的上报,那不管多少负面情绪都不是事。

前额叶的控制,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管理能力。

我知道这个是什么情绪,允许这个情绪出现,我会慢慢将情绪排解出来。

可以是寻求帮助,也可以是和爸妈倾诉,或者是主动找到赶走坏情绪的办法。

情绪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

办法有很多,而且因人而异。

比如前面提到的冥想是一个环节,还有发展自己的爱好,或者运动、弹琴等也是一个办法。

具体娃具体分析。

 4 

现在也不仅娃压力大。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也属于亚健康状态。

这些方式也同样适用于成年人。

大人也好,娃也罢,如果觉得实在喘不过气,完全可以先停下来,缓一缓,歇一歇。

心态平和,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