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奇怪的现象:父母不能为孩子提供任何情绪价值;孩子精神压力的最大来源反而是父母的暴力情绪

许红羽医生 发布于2024-11-25 18:00 阅读量216

本文由许红羽原创



01 孩子精神压力大的表现

夜里睡不着觉,总是翻来覆去。

吃饭挑三拣四,食欲不振。

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还会莫名其故地大哭。

考试成绩、被批评这些事,总爱撒谎掩饰。

无意识地咬指甲、咬手指,甚至把嘴唇咬出血。

还可能出现抽动症、拔头发、说话结巴等症状。

这都说明孩子内心焦虑抑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02 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的情绪暴力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压力归咎于学业太重。

但别忘了,再卷的班级里也有快乐成长的孩子。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父母失控的情绪。

打骂、怒吼、指责、唠叨、威胁,这些情绪暴力才是孩子精神压力的罪魁祸首。

父母的负面情绪像一把刀,直接伤害孩子的心灵。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更是让孩子时刻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

父母之间的争吵打闹,会给孩子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03 父母的情绪状态决定了家庭氛围

孩子回到家,感受到的是什么?

是父母的不耐烦、冷漠和批评。

很多父母自己都活在负面情绪里,又怎么可能给孩子温暖和力量?

他们忙着赚钱养家,忙着应付生活压力。

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04 缺乏情绪价值的表现

父母总是用物质来代替情感交流。

买玩具、补习班、电子产品,以为这就是爱。

孩子想要的其实很简单:一个拥抱,一句温暖的话,一个会倾听的父母。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是安慰和鼓励。

而是批评指责:"你怎么这么没用?"

"别人家的孩子都行,就你不行!"

这样的话语,在孩子心里种下自卑的种子。


05 情绪缺失的代价

没有获得过情感滋养的孩子,长大后也不懂得表达爱。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这种伤害会延续到下一代。

当他们成为父母,又会重复同样的错误。

培养孩子的情商,首先要从父母自己做起。

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表达爱。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而不是冰冷的战场。


06 孩子厌学,是孩子自救的一种方式

很多父母情绪不稳定,喜欢拿孩子出气。

孩子是家庭中最弱小的个体,常常成为情绪发泄的对象。

三年级就开始厌学,其实是孩子在求救。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醒父母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相比之下,那些一直默默坚持的孩子更令人心疼。

他们期待着长大后会变好,却在初中课业加重时彻底崩溃。

关键是要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修复破损的亲子关系。

别以为送孩子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父母一辈子的关爱和呵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