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起源于19世纪90年代弗洛伊德对癔症的研究,早期主要针对心理异常的来访者提供帮助,如今已经发展到临床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多种应用方向。除了大家传统认知上面谈咨询的方式,心理咨询还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网络即时文字消息和网络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
其定义和法律咨询,技术咨询一样,都是用专业知识帮助来访者的过程。但与一般的咨询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并不完全是纯“指导性”的,更具有“合作性”的特征。心理咨询强调来访者自己建设自我的心理能力,心理咨询则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
也就是说心理咨询不会像学校上课一样的给你讲述知识,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来访者仍然需要学习心理知识,不过会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过程去领悟和学习。最终来访者能够运用这种“个性化”的心理知识来帮助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心理咨询中“助人自助”的重要宗旨。
现在大众上对心理咨询有两种误解,一种是心理咨询神化论,另一种是心理咨询无用论。神话论可能会持有“心理咨询可以帮我解决很多问题,有什么事情找咨询师就可以了”、“心理咨询师一眼就能看穿我,我只要听他/她的肯定没有问题”、“只要跟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等这些观点。无用论则认为“心理咨询不就是聊聊天嘛,有什么用”、“烦恼都是事情带来的,心理咨询总不能让我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吧,根本不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所以不能神化这一职业。虽并不能一眼看穿你的心,但却能深刻的察觉和体验到你的内心感受。虽不能马上解决失业等现实问题,但能够帮助你增强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因此也不能小觑心理咨询所拥有的力量。
心理咨询的效果也与来访者的表现息息相关。来访者的配合,坚定的求变动机,积极的态度都会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江光荣教授认为:(1)激起和维持来访者获助期望;(2)疏导来访者的情绪;(3)提供新的学习经验;(4)增强来访者的主宰感或“自我效能感”;(5)为来访者提供机会,内化并维持治疗效果,这四点是有效的心理咨询过程所需要做到的[2,3]。
总结以下,心理咨询是一种以面谈为主要形式的助人方法,用心理学的理论促进来访者的成长,促进“助人自助”的过程。此外,心理咨询的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想知道心理咨询对你有没有效果,则需要你去实际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