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防治与随访

王元喜医生 发布于2025-04-28 17:58 阅读量1192

本文由王元喜原创

一、疾病概述: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损伤后形成的不可逆纤维化病变,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门脉高压。当肝脏血流阻力增加时,门静脉压力升高(正常门静脉压力为5-10 mmHg,门脉高压时>10 mmHg),迫使血液通过侧支循环(如食管胃底静脉)回流。这些静脉因压力过高逐渐扩张、扭曲,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一旦曲张静脉破裂,可引发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20%-30%。







二、防治原则


1. 预防首次出血(一级预防)


适用人群:肝硬化患者经胃镜确诊存在中重度静脉曲张(直径>5mm或伴有红色征)。 


措施: 

- 药物预防: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通过降低心输出量和内脏血流,减少出血风险。 

- 内镜治疗:对高风险静脉曲张行内镜下套扎术(EVL),尤其适用于对药物不耐受者。

- 病因控制:戒酒、抗病毒治疗(乙肝/丙肝)、减重(脂肪肝)等,延缓肝硬化进展。


2. 急性出血的急救处理


紧急措施: 

-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 

- 快速补液(限制性液体复苏),避免过量输液加重门脉压力。 

-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等收缩内脏血管,降低出血风险。 


内镜治疗: 

- 出血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首选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 




介入治疗: 

- 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药物+内镜治疗无效的高危患者,可快速降低门脉压力。 

- BRTO(球囊闭塞逆行静脉栓塞术):针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特殊疗法。 




3. 预防再出血(二级预防)


联合治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内镜套扎术,可降低再出血率至15%-20%。 


病因管理:持续控制肝硬化原发病因(如抗病毒治疗)。 


TIPS或肝移植:终末期患者需评估肝移植指征。


三、长期随访与管理


1. 内镜监测 

- 无静脉曲张者:每2-3年复查胃镜。 

- 轻度静脉曲张者:每年复查。 

- 接受一级或二级预防者:每6-12个月评估曲张静脉复发情况。


2. 药物依从性

-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需监测心率(目标静息心率55-60次/分)和血压,避免突然停药。


3.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低盐、高蛋白(肝性脑病者需限制)、避免坚硬/辛辣食物。 

- 避免诱因:严格戒酒,慎用NSAIDs类药物(如布洛芬),预防便秘。


4. 并发症筛查

- 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 

- 定期筛查肝癌(AFP+肝脏超声)。 


四、总结:


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防治需多学科协作,强调早期筛查、分层管理和终身随访。通过药物、内镜和介入手段的综合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肝移植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 de Franchis R, et al.Baveno VII Consensus Report: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J Hepatol*. 2022;77(3):742-785.  

2. GarciaTsao G, et al.Portal Hypertensive Bleeding in Cirrhosis: Risk Strat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Hepatology*. 2017;65(1):310-335.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38(9):1956-1970.  

4. Tripathi D, et al.UK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Variceal Haemorrhage in Cirrhotic Patients**. *Gut*. 2015;64(11):1680-170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