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痛别忽视!揭秘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真相与防治妙招"

陈培雄医生 发布于2024-09-11 20:17 阅读量115

本文由陈培雄原创

什么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其实就是耳道里的“真菌感染”。耳道是从耳朵外部通向鼓膜的部分,平时它能保护我们的耳朵,但如果真菌在里面过度繁殖,就会引发感染。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它们会在潮湿的环境中找到机会“定居”下来,引发不适。

症状有哪些?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

1. 耳朵痒:耳道里可能会持续发痒,有时甚至痒得让人想用手指或者棉签去挠。

2. 耳朵疼:感染严重时,耳朵会感到隐隐的疼痛,甚至有压迫感。

3. 分泌物:耳朵可能会有分泌物排出,颜色可以是白色、黄色或者黑色,有时会比较粘稠。

4. 听力下降:真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耳道堵塞,导致声音听起来模糊或不清楚。

5. 耳道红肿:感染部位可能发红或肿胀,进一步引发耳朵的不适。

为什么会得真菌性外耳道炎?

1. 耳道潮湿:真菌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经常游泳、洗澡后耳朵没有彻底擦干,就容易让真菌找到机会繁殖。

2. 清洁过度:用棉签或者其他工具过度清洁耳朵,可能会损伤耳道内壁的皮肤,让真菌更容易侵入。

3. 抗生素使用过多:长期使用抗生素或者滴耳液可能破坏耳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真菌过度生长。

4. 免疫力低下: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或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更容易感染真菌。

5. 皮肤问题:如湿疹或皮肤炎症等问题也会增加耳道感染的风险。

如何诊断?

医生通常会使用耳镜检查耳道,观察是否有典型的真菌感染迹象,比如分泌物、红肿或者耳道内真菌菌落。如果有必要,医生可能会采集耳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真菌的类型。

怎么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

1. 清洁耳道:医生会先清理耳道内的真菌和分泌物,确保耳道保持干净,帮助药物更好发挥作用。

2. 使用抗真菌药物:最常用的是耳道局部使用抗真菌药,能够直接作用在感染部位。

3. 保持耳朵干燥:治疗期间要尽量保持耳朵干燥,比如游泳或洗澡时可以戴耳塞,避免水进入耳道。

4. 避免过度清洁:不要频繁使用棉签等工具挖耳朵,保持耳道内自然的保护机制。

如何预防真菌性外耳道炎?

1.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耳朵,也可用吹风机吹干耳道,避免水在耳道滞留。

2. 不要频繁挖耳朵:耳朵本身有自我清洁的能力,过度清洁反而会让耳道失去保护屏障。

3. 定期检查:如果你曾经得过真菌性外耳道炎,定期检查耳朵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问题。

4. 控制基础疾病:如果你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尽量控制病情,减少感染风险。

总结

真菌性外耳道炎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大病,但确实会给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如果你发现耳朵痒、疼痛或者听力下降,最好尽早去医院检查,及时治疗。预防的关键是保持耳朵干燥、不过度清洁,照顾好自己的耳朵,让真菌没机会“作怪”!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