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不是小事!可能隐藏这些妇科疾病

邓曼医生 发布于2025-01-12 15:11 阅读量275

本文由邓曼原创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属于生理性痛经。这是因为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前列腺素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需及时就医看诊。








痛经和哪些疾病有关?


01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是继发性痛经最主要的原因,异位的病灶受周期性卵巢激素影响而出现增生、出血、疼痛。


02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壁的肌肉组织,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出血,使得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痛经。


03盆腔感染



通常是由性传播细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可造成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引起下腹坠胀、疼痛。


04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



经期子宫充血及收缩可使肌瘤或息肉缺血,由此引发痛经。


05宫颈粘连及宫颈狭窄



手术损伤或子宫先天发育异常可引起宫颈粘连、狭窄,使经血排出不畅,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06子宫生殖道畸形



如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等,可导致经血排出受阻,子宫收缩,引发痛经。


07宫内节育器



可引起继发性痛经,与宫内节育所致的损伤、继发感染、宫内节育器与宫腔不匹配有关。









生理期注意事项

生理期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不要过度清洁,避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要勤换卫生巾,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这对于缓解痛经和保持生殖系统健康都很重要。


生理期身体较为虚弱,过度劳累会加重身体负担,使痛经症状加剧。应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感觉疲劳,要适当休息,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生理期的不适。

在经期要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尤其是手脚等容易冰凉的部位,可以穿上厚袜子、手套等保暖。

避免性生活,生理期子宫内膜处于脱落和修复阶段,宫颈口微微张开,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带入阴道,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也可能会加重痛经和引起月经量增多。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