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下裂发病率为0. 3%~0. 9%,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虽然近些年尿道下裂发病率有所增加,但目前具体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环境、基因有关系。
尿道下裂是一个一望便知的疾病,和正常孩子相比,尿道下裂患儿的阴茎外观主要有三方面异常:其一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即尿道开口异位于正常尿道口近端阴茎腹侧的任何部位;其二为阴茎下弯,即表现为阴茎向腹侧不同程度的弯曲;其三为包皮分布异常,即表现为包皮呈帽子样堆积于阴茎背侧,而腹侧包皮缺失。尿道下裂的严重程度和外观息息相关,即尿道开口越靠近近端、阴茎下弯越重,尿道下裂则越重。
因此,尿道下裂的孩子若不治疗,非但会影响孩子正常站立向前排尿,表现为尿线向下,严重时会尿湿孩子自己的鞋子、甚至尿液直接流到屁股附近,而且成年后由于勃起后阴茎向下弯曲,导致患者性生活困难,难以获得满意。长此以往,由于排尿、外观甚至性生活的异常,会导致患儿心理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
那么及时的手术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专家们建议尿道下裂患儿在建议在幼儿园之前即36月龄前手术。此时手术患儿痛苦小、术后并发症率低、且不影响学龄期的正常生活。尿道下裂手术是一个极其精细、复杂的手术,术者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