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18岁,哪有年轻人得癌症的

申戈医生 发布于2022-02-08 14:35 阅读量121

本文由申戈原创

据文献报道,中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而胶质瘤多发于青年和中年岁,发病高峰在人们过而立之年后,十岁左右的儿童也是胶质瘤发病的一个小高峰。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病情,及早接受治疗才行。


治疗过程


2020年12月,18岁的小薛出现阵发性头痛,为针扎样疼痛,伴随头晕,后面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物重影等症状,于是去当地医院做了头CT,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随即医生让小薛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但吃了一段时间药后,效果并不明显,考虑孩子的症状更明显了,他们决定再去一次医院,可没想到,这一去,竟让孩子跟肿瘤挂了钩。


为了确定孩子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特地换了一家医院,医院做了头核磁结果显示:考虑胶质瘤可能。


“我们不懂胶质瘤是什么,但是听到瘤这个字,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孩子才18岁,哪有年轻人得癌症的”。小薛的妈妈说道。


当时医生是建议尽早治疗,小薛还年轻,而且病情刚确诊,需要手术结合放化疗,治好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让家长千万不要灰心。


于是2021年2月,小薛一行人来到北京,在全麻下做了后正中开颅颅内肿物切除术,过程顺利,术后左侧面瘫,左眼上睑不能下垂,偶有进食及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左上肢肌力约Ⅳ级。


术后病理示:H3K27M阳性:多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WHOⅣ级)中出现。免疫组化:GFAP(+),Olig-2(+),Ki-67(偶+),IDH1(-),H3K27M(局灶+),CD3(-),CD20(-),MBP(+),CD68(偶+),NF(+),NeuN(神经元+),CD34(血管+)。分子病理学:IDH1(-),IDH2(-),ATRX(-),TERT(-),TP53(-),H3F3A-p.k28M 2号外显子突变,HIST1H3B(-),MGMT基因无甲基化,BRAF(-),EGFR(-),PIK3CA(-)。


当小薛来到我院的时候,左侧面瘫的情况比较严重,根据小薛的病史、既往史、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术后WHOⅣ级,面瘫诊断明确,无需鉴别,建议小薛完善入院辅助及实验室检查,拟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2021年3月4日,小薛积极完善相关检验检查,申主任查房后指示:患者弥漫中线胶质瘤诊断明确,根据NCCN指南需行术后放化疗,目前已完成放疗定位,暂予脱水、抑酸等对症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2021年3月8日,小薛完成脑干病灶放疗第3次,Dt:5.4Gy/3f,同步口服替莫唑胺120mg化疗。未出现明显放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


次日,为了对小薛进行康复治疗,中医科前来会诊,针对小薛左侧面瘫的情况进行针灸治疗。


2021年4月3日,小薛完成第22次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口服化疗、尼妥珠单抗周疗靶向治疗,小薛出现周身皮疹,考虑替莫唑胺相关,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小薛皮疹逐渐好转。


2021年4月14日,小薛同步放化疗已结束,面瘫症状已有所好转,期间复查核磁提示病情稳定,考虑患者目前病情相对平稳,准予今日出院,申主任叮嘱避免独自活动,严防肢体活动障碍导致摔伤;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变化。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