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科普】详细版!关于软组织肉瘤的高危对象、筛查方式和预防建议

申戈医生 发布于2021-12-22 16:44 阅读量269

本文由申戈原创

软组织肉瘤可以发生在四肢、躯干,会不断发展形成巨大肿块,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并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转移到如肺部、骨骼,导致肺功能衰竭、骨折等,所以软组织肉瘤后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给大家从高危对象、筛查方式和预防建议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01,高危对象

软组织肉瘤的高危因素:

(1) 肿瘤家族史,尤其携带 p53、rb 基因失活;

(2) 石棉、二噁英等化工材料长期接触史;

(3) EB 病毒,HIV 等感染病史;

(4) 辐射或放射治疗史。

软组织肉瘤的四大早期信号:

(1) 体表或大关节附近及影像检查等发现不明原因肿块或外伤后长期不能消退的肿块;

(2) 原来的肿块近期出现增大、疼痛加重、影响活动等;

(3) 可出现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且逐渐加重;

(4) 肿块局部皮肤温度往往高于周围正常组织,可伴有红肿等炎性表现。

(5) 身体任何部位大于5cm的肿块都要引起重视。

02,筛查方式

1. X线检查(CR)

由于软组织肉瘤易发生远处转移且80%发生于肺、纵隔,应常规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诊断软组织肉瘤,其特点为无损伤性及分层肿瘤显像,同时可探明肿瘤与邻近骨、肌肉结构。术前肺部CT检查可检出早期肺部转移癌。

3. 核磁共振扫描(MRI)

对各种软组织内部结构的分辩率明显优于CT,更适合软组织肉瘤的检查,尤其对于肢体软组织肉瘤的检查。

4. 超声

超声显示肿块为实质或不均质性并伴有丰富血运者常提示软组织肉瘤可能大,常常用于软组织肿瘤的初筛检查。

5. 动脉造影

应用动脉造影可了解肿瘤内血管的分布情况,恶性肿瘤富于血管,分布紊乱,良性肿瘤血管较少。

6. 同位素扫描(ECT)

对于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ECT检查有利于筛查骨转移瘤的存在,以利于早期诊断及系统治疗。

7.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扫描(PET-CT)

PET-CT获得的肿瘤代谢数据用于指导预后、分期和评价化疗反应,对评价肿瘤的分级及指导预后很有帮助。

03,预防建议

1、避免辐射及强烈紫外线照射,增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摄入;

2、减少化工材料的接触,筛查病毒感染情况,及时规范治疗感染;

3、合理饮食,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全身各个部位,我们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