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头晕、没劲,这种情况不会有人往肿瘤上想,都以为是太累了导致的”,小张老公对申主任描述起当时的情况。其实胶质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当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来很明显的高颅压症状,高颅压症状是以头疼、呕吐、视力模糊为主要表现,具体反应也跟肿瘤的生长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平时身体的小毛病千万不能忽视。
2019年12月,36岁的小张莫名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怀疑是上班太累就没当回事,便自行口服止痛药,症状逐渐缓解。
2020年1月初,小张除了头痛,头晕的情况外,还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也表示,病情正在逐渐加重,于是小张老公便带她去医院检查,头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基底节区占位,胶质瘤可能大;右侧海马钩回疝征象;梗阻性脑积水。
当时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是先手术切除,后期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放化疗巩固病情。
2020年1月20日,小张在全麻的情况下进行显微镜下幕上深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右侧基底节区,显微镜下止咳肿瘤大致边界逐步分离并分块切除,最终病变镜下全切,大小约5.0×4.5×4.5cm,过程顺利。
2020年1月22日,正在住院修养的小张突然意识改变,整个人逐渐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当地医院立即复查CT显示术腔出血,于是在急诊全麻下行右额原切口入路,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过程顺利。术后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视物重影伴视物不清。
术后病理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免疫组化:GFAP(+),Olig-2(散在+),Ki-67(约10-30%),H3K27M(-)。分子病理学:TERT启动子C228T突变,TERT启动子C250T无突变,IDH1基因R132、R172均无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无1p36杂合性缺失,无19q13杂合性缺失。
术后的突发情况让小张及家人担心不已,考虑再三,他们决定后续的放化疗去北京完成,一是北京的医疗水平名列前茅,第二个对于病情的突变能有及时应对的能力,对患者来说也是个保障,在与医生沟通后,他们即刻前往北京。
2020年2月14日,小张一行人来到我院,当时小张有视物重影及视物不清的情况,我根据病史、既往史、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明确指示:患者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系高度恶性肿瘤,术后出现颅内出血,可行放化疗进一步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积极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降低治疗风险,遵嘱执行。已预约放疗定位。
2020年3月5日,小张的放疗计划已完善,将对病灶部位实施调强放疗,Dt:60Gy/30f/6w,放疗不良反应、并发症、本病预后及放疗期间注意事项已向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放疗知情同意书。
2020年3月9日,小张放疗第3次,Dt:6Gy/3f,同步行替莫唑胺化疗。患者出现尿频,排尿刺激性疼痛,不除外尿路感染可能,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后好转。
2020年4月20日,患者完成所有治疗,视物重影及视物不清症状已完全消失,经上级医师批准,同意出院观察,我叮嘱注意监测血象变化,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