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横纹肌肉瘤
是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占儿童总数的3.5%,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而且儿童横纹肌肉瘤是属于恶性肿瘤,若是不及时治疗的话,也很容易复发和转移,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2020年9月底,年仅4岁的小玥(化名)突然出现间断腹痛,主要是以下腹部疼痛为主,伴有二便困难,大便性状改变,就诊于于当地医院做了腹部彩超,提示膀胱后方低回声不均质肿物,范围约6.6×8.0×13.3cm,外形不规则,当时医生考虑横纹肌肉瘤。
由于横纹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若是不及时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当时医生建议做穿刺明确病理,尽快手术结合放化疗巩固病情,这样对孩子也好一点。
2020年10月,小玥在当地医院做了静脉输液港植入+盆腔肿物穿刺活检+骨髓穿刺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横纹肌肉瘤,免疫组化示:demin(+)、Ki-67(约60%)、myogenin(+)、ALK(+)、CD99(-)、WT1(+)、INI-1(+)、MyoD1(部分+)。
手术结束后小玥进行了1周期"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VDC)"方案化疗(具体剂量不详),2周期"长春新碱、伊立替康(VI)"方案化疗,2周期"环磷酰胺、放线菌素D、长春新碱(VAC)"方案化疗,过程顺利。
2021年01月28日,小玥在全麻情况下进行剖腹探查+子宫肿瘤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子宫成型+右侧卵巢悬吊术,术后病理回报符合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化疗后改变,送检淋巴结未见肿瘤成份,免疫组化提示Ki-67(约60%+) 。
复查PET-CT评估盆腔及左侧腹膜后高代谢结节/肿物,结合病史,考虑肿瘤复发,在之前方案基础上加入安罗替尼胶囊8mg联合替莫唑胺60mg(VIT)。
2021年06月3日,小玥又进行了"剖腹探查+盆腔肿物切除+肠粘连松解+腹腔热灌注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最终将肿瘤与直肠分离,分块完整切离子宫直肠间隙肿瘤,直肠完整。术后行2周期VIT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过程顺利,不良反应骨髓抑制IV度及低热。
为了让这次治疗效果更好更完善,小玥父母决定来北京治疗,他们说:“我们不懂治病,但是北京作为首都,医疗条件肯定比我们当地好,孩子这又不是头疼脑热的病,这次病情复发也让我们更加谨慎了”。
2021年7月22日,我根据外院病史、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盆腔横纹肌肉瘤术后放疗可明确诊断,目前患者主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考虑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给予肌酐注射液、生血宝升白细胞治疗,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并安排盆腔病灶放疗,放疗剂量:Dt1.8Gy/20f。
2021年8月10日,小玥完成盆腔病灶放疗Dt28.8Gy/16f,近日出现腹泻,最多12次/日,量少,稀便。查体见患儿肛周皮肤破溃,伴少量湿性分泌物。查看放疗计划,肛周皮肤有少量受照。考虑腹泻原因为放疗导致,同时患儿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暂停放疗,暂给予地衣芽孢杆菌调整肠道菌群、盐酸小檗碱止泻及保护皮肤等对症处理,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
患儿目前一般状况尚可,如腹泻、肝周皮肤溃烂好转,调整放疗计划后可继续放疗,注意监测患儿血象变化情况。因全盆放疗会导致骨髓造血抑制,因此放疗期间暂不考虑化疗。
2021年8月22日,患儿完成盆腔病灶放疗Dt36Gy/20f,给予止泻药物后腹泻较前明显好转。
2021年9月30日,小玥完成所有放疗计划,腹泻症状已完全消失,经上级医师同意,允许今日出院,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