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而它的发病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在40岁~60岁之间、绝经前后的女性中比较常见,若是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一般在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
2018年1月,58岁的万某去定期体检的时候,发现左侧乳房有明显肿块,当时万某由于一时无法接受,便自己回家吃消炎药治疗。
在万某女儿得知此事后,强烈建议母亲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在女儿的认知里,母亲这个年纪是乳腺疾病的高发期,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
2018年3月15日,万某与女儿再次前往医院,当时医生给出初步判断:不排除乳腺癌的可能,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万某做了左乳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肿物浸润性癌(非特殊型,低分化,大小2.0*1.2*1.5cm),淋巴结转移(腋窝11/14,第三站2/2,腋静脉上方2/3)。免疫组化:ER(-),PR(-),HER2(-),Ki-67(index 80%),P53(+),Syn(-),CgA(-),CD10(-),CK14(部分+),CK5/6(部分+),EGFR(2+),P63(-)。
2018年4月19日,万某做了左锁骨上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扩大V区),术后病理:(左锁骨上LN)结合病史,符合淋巴结转移癌。
2018年5月7日至11月17日,万某做了6周期的化疗及局部放疗,做完所有治疗后,万某及其家人都松了一口气,有时候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治疗做完就等于康复了,只要等着定期复查就行,可事情往往不遂人愿。
2019年3月24日,万某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新见左肺小结节,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饱满,较前增多,增大。
2019年3月29日,万某检查PET-CT显示:右侧颈下深,双侧锁骨上区、纵隔(1L、2L、3A、6区)及右侧内乳区多发淋巴结,伴代谢增高,最大SUV10.2,较大者短径约1.5cm,较前增多、增大,考虑为淋巴结转移。左肺多发实性结节,新出现,部分伴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淋巴结。左肺多发实性结节,较前新出现,部分伴代谢增高,考虑转移可能性大。
为了让二次治疗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万某女儿联系了自己在医院的同学,得知申戈主任对这方面比较有研究,她们便即可前往我院。
2019年4月18日,申主任根据外院病史、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诊断,患者乳腺癌全身多发转移,入院后需要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患者乳腺癌诊断明确,建议可以进行全中枢放疗。全身治疗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化疗,当时便告诉了患者及家属治疗方案利弊,家属表示知情并认可治疗方案。
2019年4月22日,万某成功入院,申主任制定治疗方案:全中枢放疗Dt36Gy/20f,单次量Dt1.8Gy。
2021年5月9日,给予万某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00mg靶向治疗,三天后培美曲塞500mg化疗,化疗后患者症状改善。
2021年5月底,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减少,予以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本次治疗结束,精神状态不错,请示上级医师后予以办理出院手续,回家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