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处方越来越多,人们对此也产生了质疑,抗抑郁药是否具有成瘾性?
这些药物不仅仅是为抑郁症开的处方,事实上,它们经常被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强迫症、恐慌症、严重恐惧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目前可用的抗抑郁药不会上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导致依赖性。当一个人突然停止治疗或服用该药多年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抑郁症和任何精神疾病的治疗都不是一刀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此外,某些社会和遗传特征会使人们对精神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一些科学界一致认为,这些药物不会使人上瘾,也不像海洛因或烟草那样是毒品。例如,由伦敦国王学院(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声称,抗抑郁药不能被归类为成瘾物质,因为没有无可争议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为什么停药会出现“依赖症状”?
既然不是药物成瘾,那为什么患者停药后会出现不适反应呢?究其原因是撤药综合症在作怪。撤药综合症是指患者在停药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症状,具体可以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眩晕、呼吸困难、心动过速、高血压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厌食、腹泻、腹胀、腹部痉挛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震颤、肌痛、躯体麻痹、共济失调等;●情感认知症状:意识模糊、注意分散、抑郁、焦虑、愤怒等...
目前撤药综合症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当我们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身体会产生适应性。突然地停药和减药,会让身体的各种调节功能无法反应,于是便引发了一系列的躯体反应。但这种反应一般会在停药后的6周内自行缓解或消失,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不同抗精神药物的撤药综合症发生率存在差异,一般难以避免。像常用的SSRI类药物和SNRI类药物,都有可能引发撤药综合症。所以在临床案例中,撤药综合症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数据显示,抗抑郁药撤药综合症的发生率为27%-86%,加权平均发生率为56%。不管是骤停药物,还是缓慢减停,患者都有可能需要面对它。但可以明确的是,骤然停药较逐渐停药,发生撤药综合症的危害性更大。所以仍然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次逐量地减停药物,这不仅可以减少撤药综合症的发生概率,还可以降低撤药综合症的严重程度。虽然撤药综合症无法避免,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4件事,尽量降低停药对身体的影响: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不会一成不变,所以我们需要定期复诊,经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目前停用抗精神药物普遍遵循双曲线减量法,寻求药理学效应的线性下降,这可以有效降低撤药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我们应谨遵医嘱、切忌骤停。部分患者在服药期间仍会抽烟喝酒,它们都是会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不良因素,会影响药物吸收,加剧药物副作用,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药物可能引起一系列不适反应,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定期监测身体变化,可以适当做一些器官功能、或心电图的检查,提前预防不可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