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通过宝宝的整体表现、排出量及体重,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尽管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能确切地看到宝宝在哺乳时吃到多。少乳汁,但可以通过观察下列情况,来判断母乳喂养是否建立得很好,宝宝是否被有效喂养。
一、 应该在产后2—4天大量“下奶”
• “下奶”——即乳汁大量产生,乳房会感到变大、变重、紧实、发热,可能会有漏奶。• 如果你的宝宝在一天很多次哺乳后都感觉很饿,你的乳房在第4天时没有“下奶”的感觉,你应该咨询医护人员,给宝宝称重来看看他/她是否得到足够的母乳。
二、 宝宝应该正确含接乳房和有节奏地吸吮
• 在吸奶时,宝宝会有规律地暂停一下,但在大多时候是有力地吸吮。
• 在喂奶时,经常会听到宝宝的吞咽声。
• 常常两侧乳房哺乳,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在一侧乳房哺乳后再换到另一侧(每侧乳房至少10分钟),这样能够让宝宝吃到丰富的高脂肪后乳,并让两侧乳房都得到相同的刺激和乳汁排出。
三、 宝宝每24小时应哺乳8—12次
• 需要每隔1.5—3小时哺乳一次,夜间会有一个间隔时间长的哺乳,但不超过5小时。
• 哺乳间隔时间计算:以一次哺乳开始的时间至下一次哺乳开始时间。
• 如果一天中每次哺乳间隔都大于等于4小时(或每24小时仅喂6次),很少有宝宝体重能够有效增长。有时常常需要唤醒宝宝喂奶,因为有些宝宝并不是根据应该吃的量吸奶,而经常是要“刺激”吸奶或是被“哄着”吸奶。
四、 哺乳后宝宝表现满足感
• 宝宝吃饱表现:气色好;皮肤紧实有弹性;长高、长胖、头围增大;活泼警觉。
• 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一天中多数的哺乳后有饥饿的表现(哭、吸手、动嘴、喂奶后常常需要安抚奶嘴),可能是没有摄入足够乳汁,需要联系医务人员进行评估。
• 在母乳喂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宝宝的体重尚未能很好地增长前,最好避免给你的宝宝使用安抚奶嘴。
五、 乳房在哺乳前感觉涨满,哺乳后感觉松软。
• 哺乳时,你应该听到宝宝规律的吞咽声。
• 当宝宝吸一侧乳房时,另一侧会滴奶。
• 在夜间一段很长时间哺乳间隔期时,乳房会感觉特别涨。
• 后哺乳的一侧乳房,在下一次哺乳前会感觉比另一侧乳房涨。
六、 宝宝第4—5天的排便应变成黄色
• 松软的、黄色的、籽样的大便,被称作“母乳性大便”。
• 如果你的宝宝在出生第5天时仍有黑色的胎粪或棕绿色的“过渡便”,表示他/她没有摄入足够的乳汁。
七、 宝宝应每天有至少3次的排便
• 在出生1个月内,许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每次喂养时都会排便。
• 排便的量应相当多,而不是仅仅在尿布上一个污点。
• 如果你的宝宝每天的大便次数少于3次,并且每次的量小于壹元硬币大小,这可能表示他/她没有摄入足够的乳汁。
八、 宝宝应该每天有至少6次的小便
• 许多宝宝会在每次喂养后,尿片就湿了。
• 小便应是无色的,而非黄色。
• 如果在出生第4天后,尿片上看到红色或粉红色的“砖红色”尿液,表示宝宝摄入不足,应立即联系医务人员进行评估。
九、 在哺乳最初的几天,你的乳头可能会感到轻度疼痛
• 乳头触痛常常发生在最初的哺乳时,而通常在产后第1周结束时不适感会消失。
• 严重的乳头疼痛、皲裂或其他的损伤、整个喂养期间持续地疼痛,或疼痛持续超过5—7天,提示你的宝宝喂养及含乳姿势不正确。
• 损伤的乳头皮肤会被细菌和真菌感染,导致乳头疼痛增加及延迟愈合。
• 如果宝宝不正确地含接乳头,不仅会使乳头受伤,而且你的宝宝不会得到足够的乳汁。这需要立即寻求帮助,哺乳专家会评估你的喂养技巧。
十、 在产后最初的2周内,应注意有无“喷乳”或“下奶”的感觉
• 你会感觉到“针刺样”的刺痛感,或当乳汁流动时感到乳房绷紧感。
• 当“下乳反射”触发时,你的宝宝会狼吞虎咽地吸取乳汁,而另一侧乳房会滴奶或喷乳。
• 仅仅听到宝宝的哭声,甚至在喂奶前,也能够引起下奶反射。
• 如感觉不到任何“下奶”或“喷奶”感受,提示你可能乳汁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