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品,是人类哺育后代的不二选择。
最新研究显示,乳汁少、疼痛、含乳问题是导致母亲提前断奶的三大主要原因。这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妈妈被错误的观念误导,从而失去信心。希望妈妈们阅读本书之后,能对自己和宝宝充满信心,相信度过产后最初的磨合期,自己和宝宝一定能建立起只属于你们俩的和谐哺乳关系。
误区一:产后头几天没有奶
1. 实际情况浓缩的初乳刚好匹配初生宝宝的需求:
(1) 乳房在孕4个月时就开始有奶了,其储备量足够满足出生头几天的宝宝。
(2) 出生头几天的宝宝胃容量只有5—7毫升,量少而浓缩的初乳正好匹配宝宝细小的胃容量。
(3) 此时的宝宝对于“吃奶”尚在学习、掌握阶段,量少而黏稠的初乳正好配合他/她进行学习和适应。
(4) 量少的初乳不会让妈妈感到乳涨。
(5) 只要胎盘娩出,乳房即自动进入泌乳Ⅱ期,乳汁大量分泌的现象会在产后30—40个小时开始出现。
2. 给妈妈的应对建议:
(1) 产后尽可能多地让妈妈和宝宝在一起,不设限地哺乳,让宝宝协调掌握好哺乳时“吸吮—吞咽—呼吸”的节律,以便能从容应对几天后来势汹汹的“下奶期”。
(2) 产后初期让宝宝频繁地吸吮,让宝宝能最大程度的吸收富含营养及抗体的初乳。
(3) 头几天,如果宝宝吸吮得不顺利,增加妈妈和宝宝的肌肤接触就显得更为重要。
(4) 不要轻易给宝宝添加配方奶或使用奶瓶、安抚奶嘴。
误区二:母乳不足,宝宝体重下跌了
1. 实际情况宝宝在出生头几天会出现生理性跌磅,一般在10—14天时恢复至出生体重。
(1) 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出生后3—4天的新生儿都会出现体重下降,这是由于宝宝体内液体的蒸发以及胎粪排出导致的。
(2) 喂养正常,新生儿会在10—14天内恢复到出生体重。
2. 给妈妈的应对建议
(1) 鼓励爸爸妈妈在母乳喂养早期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记录宝宝的大便和小便情况(可以参考本书附录一“母乳喂养记录表”),用以评估母乳喂养的情况。
(2) 对于足月宝宝,吃进去的都是要排出来的,看排泄量通常是估计食量的好方法,如何通过尿片判断母乳量是否足够,详见表1。
表1 观察尿布判断母乳量
误区三:疼痛是哺乳妈妈必须承受的事实
1. 实际情况痛——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可能需要帮助,千万不要咬牙坚持!
(1) 产后早期由于生理改变,乳头对触碰会变得比较敏感。很多妈妈说,宝宝第一次含接时,乳头会有持续20—30秒的疼痛。这可能是乳头肌肉被牵拉而引起的疼痛,这种不适不会加剧,通常经过1周左右会缓解。
(2) 要知道这样的不适,是不会导致乳头皮肤破损的。传统说法“新妈妈都是要经过几轮破皮—修复过程,这样乳头皮肤才会变得强韧,以后就不会痛了”,是不正确的。
(3) 妈妈感觉乳头、乳房痛,或者腰酸、胳膊痛,通常是在提醒你:是不是因哺乳姿势而感到不舒服?是不是宝宝含接不恰当?是不是太久没有哺乳了?是不是好久没休息了?如果有,就要积极应对处理,若咬牙忍痛,很可能会使小问题更突出,最终让你过早放弃母乳喂养。
2. 给妈妈的应对建议:
(1) 早期乳头敏感是暂时的不适,妈妈可以采用“30秒”准则。一旦宝宝含接得很好,30秒左右后疼痛会逐渐消退,你可以放心地忽略它。
(2) 若持续发生乳头疼痛,或哺乳后乳头变形,出现类似唇膏头部的形状,说明宝宝含乳太浅,你需要做一些调整,让宝宝张大嘴巴,含入足够多的乳头、乳晕组织。此时,你应该看到宝宝的嘴角开大呈钝角,嘴唇是外翻的。如果始终无法改善,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3) 患乳腺炎,除了对症治疗、移出乳汁,休息——让你和你的乳房休息,也是至关重要的。
(4) 寻找一个舒适的哺乳姿势,让身体的各个着力点都能得到支撑。建立纯母乳喂养需要知识 信心和有效的支持• “虽然我的乳头不那么完美,但宝宝能含住并吸吮乳汁,这真是太 幸福了!哺乳妈妈的经验分享宝妈的担心从青春期起,我的乳头发育情况就不太好,有点扁平。结婚后,就很担心自己的母乳喂养问题,因为我太想给宝宝喂奶了。因此,在怀孕前,我去看了一趟医院的乳腺专科门诊,以下是和专科护士的对话:宝妈:“我的乳头不好,可以喂奶吗?”
专科医护人员:“不要太过于焦虑,因为怀孕了,乳房会再度发育,乳头也会变得更凸出。宝宝吃奶,不是仅含住乳头,还要含住乳晕,要对自己和宝宝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