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糜尿是因乳糜液逆流进入尿中所致,外观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作尿乳糜试验可呈阳性。如含有较多的血液则称为乳糜血尿。乳糜尿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最高。乳糜尿的发病原因被认为是胸导管阻塞,局部淋巴管炎症损害,导致淋巴动力学改变,淋巴液进入尿路。根据严重程度,乳糜尿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表现为间歇性乳糜尿,无乳糜凝块形成,无体重减轻;中度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乳糜尿,偶有乳糜凝块,无体重减轻;重度表现为持续性乳糜尿,有乳糜凝块,体重减轻。
乳糜尿的典型症状为尿液呈乳白色或酱油色,或夹杂有乳糜凝块,静置后上浮脂滴。症状多呈间歇性发作,严重者可呈持续性,每次持续数天或数周。常因高脂饮食、劳累、受凉后诱发或加重,并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腰背部酸胀或钝痛。此外,乳糜尿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畏寒(多见于寄生虫病、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尿路感染)以及消瘦(可能与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有关)等症状。
乳糜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涉及控制脂肪摄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加排尿次数,排空乳糜凝块,减轻排尿不适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如患者感染寄生虫,应服用相关药物如伊维菌素片、阿苯达唑片等;如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在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加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如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以避免乳糜流入泌尿系统淋巴管内,促进乳糜尿恢复。
请注意,乳糜尿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乳糜尿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