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生理性贫血也得重视!那要怎么吃?

杨榕桂医生 发布于2022-05-18 18:01 阅读量138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WnRpA5KgMUmYmgDp3N9gYg


一、什么是生理性贫血?


由于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比红细胞增加幅度大,使血液相对稀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从而出现生理性贫血。


血容量是指血细胞容量与血浆容量的总和。妊娠6-8周开始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整个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30-45%,平均约增加1500ml。


其中孕期血浆较非孕期血浆约增加50%,红细胞数量平均增加20%,也就是血浆约增加1000ml,而红细胞约增加500ml,出现血液稀释。



二、生理性贫血需要怎么重视?


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母体的孕期生理变化也对营养的需要增大,所以孕期营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备孕期相比,孕中期孕晚期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会有增加,铁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也分别增加了4mg和9mg。



那么就生理性贫血,怎么来合理安排孕中/晚期的饮食生活呢?


1.无特殊饮食禁忌的话,建议每周1次动物血动物肝脏约50g;

2.鱼禽蛋肉类(含动物肝脏)每天总量约4-5两生重,相当于中/晚餐各摄入约1-1.5个手掌心大小厚薄的熟肉

3.每天蔬菜生重300-500g(其中深色蔬菜占2/3以上)。蔬菜中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



膳食的血红素铁(主要来自肉、鱼和禽类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和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谷、豆、蔬果等)的吸收机制不同,一般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为20-30%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仅为1-2%,甚至更低。


孕期营养很重要,如果还存在疑问点,可以咨询身边的注册营养师。



三、为什么要重视生理性贫血?


孕期总铁消耗量估计为1000mg,其中350mg满足胎儿铁储备和胎盘需要,450mg为孕期红细胞增加需要,其余部分用于补充分娩时失血丢失的铁。


这些元素从哪里来?食物!



如果孕期生理性贫血没引起重视,进而发展到缺铁性贫血,那么导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概率都会增高。


对已经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准妈妈,除膳食的基础途径外,建议遵医嘱用药并随诊。


参考文献:

【1】《实用营养学》第2版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3】《现代临床营养学》第二版


作者:吴向琳

来源:吃好每天三顿饭

版权致谢:我们希望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版权归原作者,在此表示感谢!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