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其中的男方因素不容忽视,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精子质量和其他因素。有复发性流产史的夫妇,应对男方进行相应的病因学筛查,包括一般检查和遗传学、免疫学、感染学检查。针对病因给予对应的遗传咨询、抗炎治疗、抗氧化损伤治疗和其他干预措施,有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首先,与遗传因素相关。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会导致女方流产,如染色体平衡易位等,平衡易位由相互易位、罗伯逊易位和倒位组成。由于平衡易位携带者可以没有重要遗传物质的丢失或增加,其表型可以无明显异常,但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产生不平衡的配子,可以导致生精阻滞或女方流产的发生。染色体多态性也会增加流产概率。
与精子DNA完整性相关。常规精液分析能够从精子 浓度、活力和形态等方面反映精液质量,但在精子功 能评价方面的价值有限,不能直接反映精子受精能力和对胚胎发育的影响。精子DNA的完整性对胚胎的发育和种族的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精子核DNA断裂或片段化对妊娠具有不良的影响,DNA损伤已经成为具有正常形态精子获得成功妊娠的主要障碍,与不良生育结果有关。精子DNA碎片率≥30%时难以取得自然妊娠,还与IVF和ICSI后的胚胎丢失率明显升高相关。
与感染相关。男性感染的细菌、病毒、原虫、沙眼 衣原体可以感染女性,并对子宫内膜产生有害的炎 症反应及免疫系统反应,损害生长中的胚胎或干扰 胚胎植入,也可能干扰自体免疫系统保护胚胎的调节机制,导致流产的发生。
其他因素,如免疫因素、年龄、生活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精浆免疫抑制物质、抗精子抗体及其他一些免疫因素也可能参与了自然流产的过程。成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能力也逐步下降,睾丸内非典型精原细胞、异常精子细胞、生精小管间质纤维化、未成熟生殖细胞脱落均有增加,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受孕率降低、流产率增加、子代常染色体区域显性遗传疾病及胎儿死亡率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存 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遭受挑战,胚胎停止发育的发生与其紧密相联系。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主要污染源包括电磁辐射、大气、水和噪声污染等。妊娠失败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如经常夜班、熬夜、缺乏睡眠;肥胖、缺乏运动或运动过于剧烈者;衣着,如内衣过紧、内衣更换不及时、穿着过多局部温度升高;吸烟、酗酒、饮咖啡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精子质量或精子基因而导致复发性流产。
故而,女方复发性流产,男方来院后应检查一下项目:
染色体核型分析
精液常规检查
精子染色人工计数形态学分析
精子DNA碎片率分析
精子膜表面抗体IgG试验(MAR)
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查
衣原体检查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定量测定
精浆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
找到病因可行针对性治疗,如感染可抗炎治疗,DFI增多可行抗氧化损伤治疗等。
备孕期的男性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作息规律,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 心理,避免不良的生活环境,对维持妊娠、减少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精子质量和功能,有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