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注意: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病情加剧!

陶蔚医生 发布于2022-03-02 14:56 阅读量2370

本文由陶蔚原创

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对该病的探究也有了进一步结果。目前帕金森病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与康复治疗。


在这三种治疗方式中,药物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多在出现药物并发症、“剂末现象”等情况下进行选择。不论是药物还是手术治疗,目的都是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帕金森病。所以在早期,多以药物治疗和控制症状为最主要目的。


640.png


我们知道帕金森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近几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不过该疾病进展速度较为缓慢,但有些人虽已经确诊,生活中仍存在不良习惯造成病情加重。


那么哪些习惯会导致帕金森病病情加重呢?


拒绝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帕金森病以后,病人必须要长期按时服药。一定不能发现自己的症状有所减轻以后就自行停药。还有些患者会担心药物对身体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擅自停药或者是选择其他的偏方治疗。这些行为都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拒绝社交

病人的情绪实际上对于病情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在治疗期间病人长时间拒绝社交以及情绪不佳,往往会加重自身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服药时间

通常来说,多数药物为了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而选择饭后服药,因此大家形成了惯性思维。然而因鸡蛋清、牛奶等蛋白质会影响药物吸收,故服用美多芭、息宁等药物时,需要与其间隔开,故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个半小时服用效果最佳。


640.jpg


手术时间

“实在不行再做手术”,是很多帕友就诊时的想法。多是对于手术不了解,害怕手术,担心风险问题。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手术疗效会下降,所以手术时机最好选择疾病中期阶段,药效开始减弱,副作用开始凸显,比如出现“开关现象”、“异动现象”等时候考虑手术。这样能够极大延长帕金森患者的药物治疗期,提高帕友们的生活质量。


手术后停药

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并不能根治帕金森病,手术不能直接生成多巴胺。是否能够减药跟手术靶点相关。所以在术后仍需长期口服多巴胺药物,进行脑内多巴胺合成不足的补充。具体的调药方案,还需要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以上几点都是帕金森患者常见的不良习惯,导致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佳的“后遗症”。希望帕友们能够及时纠正,避免这些问题,谨遵医嘱服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