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门诊上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脖子上长出了大大小小10多个肉疙瘩。
据她自己描述:最开始脖子上只有一颗豌豆大小的小肉球,由于不疼不痒,她也没太注意;但每次照镜子时,总会忍不住地去抓一下。
后来,小肉球就逐渐变多,由原来的一颗变成了现在的10多颗,吓得她赶紧跑来医院看。
看着对面坐的女士,贾医生数了数,她脖子上足足有13个小肉疙瘩。后来经过皮肤组织检查诊断,发现这些肉疙瘩就是“疣”,是一种HPV感染引起的。
为了治疗更加彻底,我建议她通过手术切除,现在她脖子上的肉疙瘩已经没有,病情恢复良好。
01、皮肤上长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经过皮肤组织检查,发现上文中患者脖子处的肉疙瘩,是由于HPV病毒感染引起而产生的一种叫“疣”的皮肤病。
这种皮肤病可以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出现,病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而言,不是特别严重时,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比如不抓、注意皮肤清洁、健康饮食等,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
但若皮肤上的小肉疙瘩,出现了以下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比如:
①小肉疙瘩迅速扩散变大、变多;
②肉疙瘩的颜色及外观发生了异常变化;
③对于年龄较大的人而言,如果以前从未长过肉疙瘩,皮肤突然出现,就需警惕;
④肉疙瘩长在脚底板,影响走路时。
02、肉疙瘩可能是这3种疙瘩
据临床统计而言,皮肤上长肉疙瘩,多为这3种皮肤疣体:
①寻常疣,俗称“瘊子”
寻常疣,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常见于手指跟手掌部位,表面较为粗糙,质地坚硬;
②扁平疣
好发于脸部、手背、手腕等部位,米粒或绿豆大小,皮肤表面光滑,有轻微的瘙痒感;
③丝状疣
外形呈细条状,形似金针菇或者倒立的钉子,颜色不一,不痒不痛;
寻常疣、扁平疣或者是丝状疣,都有着一定的传染性。而对其治疗,一般而言,可通过物理治疗,比如冷冻、激光等,能快速去除疣体。
总而言之,当皮肤出现肉疙瘩后,切忌用手抓,要注意及时清洁皮肤,在保持清淡饮食的前提下,多观察疣体是否有变大、增多,颜色是否有异常等,若有异常,需及时到专业的皮肤病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