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华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5岁,华华妈回忆大约1年前,孩子说看不清楚树上的东西,要用手机拍下来给他看,有时候还喜欢歪着头看东西,华华妈怀疑可能是近视或弱视,就预约了眼科的号,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检查完视力并没发现大问题。孩子也没有经常说眼睛看不清楚,华华妈就没太在意。
过了几个月,华华妈发现小华华走路不稳,左右摇摆,像个小鸭子,而且也不如以前那么活泼好动了,经常不愿意走路,变懒了。原本不尿裤子的华华,最近1个月经常尿裤子,问他时他说是控制不住。华华妈有些担心,就带小华华到医院康复科,医生给华华做了详细的检查,最后建议华华做头颅MRI,看看大脑的情况。
头颅MRI结果出来了,报告显示是考虑颅咽管瘤,拿到报告的华华妈心里咯噔一下:“脑袋里长肿瘤了?!颅咽管瘤是癌症吗?孩子能活多久?”越想越害怕,焦虑不安,心烦意乱。
什么是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是由Rathke囊或颅咽管残存的胚胎上皮细胞化生而来,是一种罕见的实体瘤或囊-实性混合肿瘤,细胞学上是良性肿瘤,占儿童脑肿瘤的5%-15%,占儿童鞍区肿瘤的54%。大部分起源于鞍上区垂体柄(与视交叉毗邻),小部分肿瘤起源于蝶鞍内,极少数起源于视觉系统或第三脑室内。
颅咽管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1. 颅高压症状 因肿瘤体积巨大或梗阻脑脊液循环引起脑积水而导致高颅压起病,表现为头痛、呕吐,步态异常,查体可见视乳头水肿。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述症状,所以更有可能表现为易激惹、嗜睡,对周围环境没有兴趣或喂养困难。
2. 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 因肿瘤压迫导致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缺乏,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缺乏。下丘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肥胖、疲劳、行为变化、昼夜睡眠节律不规律,体温调节障碍。
3. 视力受损 肿瘤压迫视觉通路可导致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儿童患者生长发育迟缓和视力障碍发生率高。
4. 尿崩症 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肾小管重新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低渗尿为特征的综合征。
颅咽管瘤如何治疗?
颅咽管瘤可通过手术切除,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周围毗邻重要结构组织,手术切除难度大,对于肿瘤部分切除有残余病变的患者可进行放疗。当了解到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可手术切除时,华华妈收紧的心稍微放松一点,“不管怎样,只要有手术机会,我们都要试一下!”华华妈坚定地说。
手术很成功。做完手术后,华华转入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经过康复训练,华华的运动、平衡功能逐渐恢复。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颅咽管瘤除了导致颅高压影响运动功能外,还影响内分泌功能和视力,术后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及随访,建议内分泌科随诊,调整口服药物。另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除了补充激素外,还应定期检查骨龄、监测饮食摄入及体重变化,避免因下丘脑功能障碍,出现过度饮食,导致过度肥胖,出现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