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和植物状态是一回事吗?

陈艺医生 发布于2022-05-13 23:28 阅读量3091

本文由陈艺原创

近期,有患者家属及保险行业的朋友咨询意识障碍和植物状态的区别,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识。


一、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的意识包括觉醒状态意识内容两大部分。

    

觉醒状态依赖于上行网状激动系统(ARAS)与其靶点(位于下丘脑、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完好联络。ARAS是散布在脑干神经元间的松散组织网络,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环境中的信号调节觉醒。


意识内容依赖分布更广泛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之间网络连接。



二、意识障碍发病机制?

    

意识障碍包括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改变两方面。

    

意识障碍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任何原因(包括重型颅脑损伤、脑病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导致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以及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之间网络连接中断的损伤,都可导致意识障碍。一般认为丘脑-皮层和皮层-皮层连接的破坏是主要原因。中央环路假说提出丘脑-额叶-顶、枕、颞叶感觉皮质的连接是意识的基本环路,该环路完整性的破坏将导致意识障碍。



三、意识障碍分为哪几类?

    

意识障碍根据觉醒程度和意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昏迷植物状态/无反应觉醒综合征微小意识状态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随着时间和病情的推移,有些昏迷的患者从急性损伤中恢复意识,而当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8 d,患者便进入相对稳定的慢性意识障碍状态,长期甚至是永久地停留在这种状态。


注:最少意识状态即最小意识状态或微小意识状态


四、什么是植物状态?

    

植物状态是慢性意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高级自主功能丧失,仅保存脑干基本反射和代谢能力,如存在睡眠觉醒周期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体温)正常有自发睁眼或刺激睁眼,眼球可以转动对外界刺激可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存在一些基本反射,包括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等,但是没有意识、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般情况,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较困难。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