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关注膀胱过度活动症

张浩浩医生 发布于2022-02-24 16:51 阅读量3772

本文由张浩浩原创

                                    418264016594043768.jpg


-----“不是在上厕所就是在去厕所的路上。”


-----“前一秒钟还好好的,后一秒钟突然就有了尿意,尿意不仅来得突然,而且很急。”


-----“每次外出首先要确定有无厕所及厕所的位置,即便这样也常常是走到厕所来不及如厕就尿裤子了。”

  

这是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很多女性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101759828686340725.jpg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是以尿急为核心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及夜尿增多。

膀胱既是储尿器官也是排尿器官,正常生理状态下,储尿期膀胱处于相对静息的状态,尿液不断充盈,待充盈到膀胱的最大容量,出现正常尿意,传入至大脑。当如厕条件具备时,大脑发出指令,膀胱开始收缩,尿道开放,完成排尿。

                             185158872801049697.jpg

        

而膀胱过度活动则是在达到或未达到膀胱的最大容量时,突然出现的急迫尿意,膀胱出现无法控制的不自主收缩,收缩强烈时,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下尿路症状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表现

      

下尿路症状(LUTS)是一系列排尿障碍的总称,包括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以及排尿后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前踌躇、尿线变细、排尿无力,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302669886337296115.jpg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通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国际尿控学会(ICS)将OAB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定义。


 (1)尿动力学角度:

膀胱充盈过程中出现的以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同时伴有尿意为特征的一种疾患,源于神经源性疾病的逼尿肌反射亢进,或是非神经源性的逼尿肌不稳定。

                                   638036415744635550.jpg

(2)症状学角度:

以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为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患者没有局部的疾病因素,但可以存在可能导致症状的神经源性因素。

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急追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次数过于频繁。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日间>8次,夜间>2次,每次尿量<200ml时考虑为尿频。夜尿指患者≥2次/夜以上的、因尿意而排尿的主诉。

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基于OABSS量表,当问题3(尿急)的得分≥2分以上,且整个OABSS得分在3分以上,就可诊新为 OAB。OAB 惠者严重程度分级:0ABSS≤5分,轻度 OAB;0ABSS 6-11 分,中度OAB度 OAB;OABSS≥12分,重度OAB。

      

QOL评分是了解患者对其目前 LUTS 水平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患者受 LUTS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因此又叫困扰评分。

                          

OAB=膀胱过度活动症              


除了尿急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                                

  

血尿、泌尿系感染、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或脑卒中等)尿道狭窄、排尿困难、尿潴留及感冒或某些用药后症状是否加重。目前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使用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导致膀胱收缩力下降的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或加重流出道阻力的药物(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了解既往是否有经尿道手术或操作病史,以判断是否有尿道狭窄可能。

进一步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1)神经检查:

观察其步态及行为举止开始,轻微的跛行,共济失调,说话方式的异常,面部的不对称,或是其他的一些异常可能揭示其神经系统的异常。必要时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2)腹部检查:

应注意有无包块、疝及膨大的膀胱;指诊确定前列腺的大小及硬度;评估肛门括约肌的韧性及控制能力:医师将手指伸入直肠中,要求患者收缩肛门肌肉来挤压医师的手指以测试肛门肌肉的收缩能力。

如果出现括约肌松弛或是不能自主控制收缩,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神经方面的损害;球海绵体试验以评估肛周感觉:通过挤压阴茎头或是阴蒂并感觉肛门括约肌及会阴肌肉收缩情况来确定,如果男性患者这种反射消失则大部分伴随有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如果是女性患者则不一定,因为30%正常女性中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比较多见,体检时应做一些特殊检查来与急迫性尿失禁鉴别。患者处于截石位,保持膀胱充盈,嘱用力咳嗽,观察是否存在与腹压增加伴随的尿失禁。

328138963902314883.jpg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进一步检查


1.排尿日记: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下尿路症状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由此可发现由于饮水过量导致的排尿次数增加,有助于鉴别尿崩症、夜间多尿症和膀胱容量减少。

2.动力学检查

(1)目的:①进一步证实OAB;②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③评估逼尿肌功能。

(2)指征:①尿流率降低或残余尿量多;②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③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④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3)作用:尿动力学检查可以用来评价逼尿肌的活动性、感觉、容量及顺应性。根据国际尿失禁协会的规定,逼尿肌的活动性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过度活动的。膀胱过度活动的特点是逼尿肌不自主地收缩。这种不自主地收缩可能是自然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于膀胱快速充盈、咳嗽、位置改变或其他因素诱发的。

当这种逼尿肌不自主地收缩是由于神经疾病所导致的,则这种状态就叫做逼尿肌反射性亢进。当不能肯定神经因素的存在时,这种逼尿肌不自主的收缩就叫不稳定膀胱。膀胱的感觉可能是正常的、缺乏的,高反应性的,或是低反应性的。

膀胱过度活动症如何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线治疗方式

一旦诊断可能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就要认真考虑是否需要治疗,了解是否有治疗的要求。

因此,初期的治疗要围绕患者的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程度来确定治疗的路线。

因此其治疗只能是缓解症状而非针对病因。目前的治疗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神经调节,以及外科手术等。

1.行为治疗: 包括健康教育、及时或延迟排尿、膀胱训练、盆底锻炼等。近年来应用生物反馈的方法对盆底肌肉进行物理治疗,在恢复下尿路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69484824228765541.jpg

      

2.药物治疗 :目标是增加膀胱容量、延长尿急警报时间、消除尿急症状而不干扰膀胱的排空能力。

       

在药物治疗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才考虑进行手术。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