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宫肌瘤的手术决策

郭铭川医生 发布于2019-12-11 18:55 阅读量6787

本文由郭铭川原创

本文为笔者日常临床工作中向子宫肌瘤患者说明病情及治疗选择的沟通记录。


子宫肌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也有恶变的可能。


1.子宫肌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术。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


子宫肌瘤剥除术,可保留子宫,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应该是第一选择。缺点是,肌瘤可能复发。


子宫次全切除术,为切除子宫体保留子宫颈的术式,对于拥有正常子宫颈的女性可以选择,与子宫全切相比,阴道顶端解剖结构未发生改变,子宫主要的韧带得到保留,盆底支撑结构完整。缺点是,术后不来月经,或会有少许月经,不能生育,残留的子宫颈也有再发生病变的可能性。


子宫全切术,子宫颈、子宫体都不保留,术后不用担心肌瘤复发,或子宫和宫颈的任何病变问题。缺点是,阴道顶端解剖形态改变,阴道可能略有缩短,盆底支撑结构被切断后重建。

如果我不强调,还是有人懵懵懂懂的并不知道,原来子宫全切后也不会有月经,并且不可能再生育。


再次强调,子宫全切术或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后,都不可能再有怀孕机会!


2.手术路径有三种: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手术。


从手术创伤来说,经阴道≤经腹腔镜≤经腹,经阴道手术相对创伤最小。

从手术难度来说,经阴道≥经腹腔镜≥经腹,经阴道手术相对难度最大。


经阴道手术虽然创伤最小,但对盆腹腔的探查能力不如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无法探查其他盆腹腔内脏的情况。


腹腔镜下行肌瘤剥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可能有播散性子宫肌瘤的风险,但概率很低。


经阴道手术,或者经腹腔镜手术,均属于微创手术路径,如术中遇到困难或者紧急情况,有可能更改手术路径,行开腹手术。


3.不同术式,不同病情,对手术路径的影响。


多发性子宫肌瘤,如要求保留子宫,不适宜微创,建议开腹手术,因微创下,无法发现肌壁间的细小肌瘤,术后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


较大肌瘤、较大子宫的肌瘤剥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不适宜经阴道手术,因操作空间狭窄。

 

4.关于意外发现子宫肉瘤的问题。

对于子宫肉瘤,虽然发病率很低,只是占子宫肌瘤患者中的极少部分。但是这极少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它是肉瘤患者,于是就按照常规的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做了手术。尤其是在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时候,极有可能增加种类播散转移的机会。

虽然存在这样的风险,也掩盖不了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为了极个别患者的利益,让绝大多数病人都去选择创伤更大,恢复更慢的开腹手术,并不可取。

但对于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当知晓腹腔镜存在增加子宫肉瘤播散转移机会的可能性。并同时应当知晓,你究竟是不是子宫肉瘤,只有在术后石蜡病理结果出来之后才能明确。


今天收治了一个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巨大,如怀孕3~4个月孕大小,年龄42岁,无生育要求。

我给出的建议是:

第一:手术切除范围,推荐子宫全切术,或者子宫次全切除术。

第二:手术路径选择

如行子宫全切术,可选择经阴道手术,或者经腹腔镜手术。

如性子宫次全切除术,可选择经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


患者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


个人简介宣传封面.jp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