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秘是中老年人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
中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比青壮年高出2-3倍,这与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消化功能减退、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通常来说,每周排便少于2次,持续3个月以上,排便费力,粪质硬结,就可以被视为便秘。
当出现便秘时,应先去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原因。
如果没有明确的病因,通常可以采取针对不同情况的饮食对策来缓解便秘。
那么便秘要如何饮食呢?
1、大便干结大便干燥、硬化,形状像羊粪一样颗粒状,排便时感觉费力或排不尽,还可能引起肛裂出血。
对策:增加大便总量,并润滑肠道。老年人的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饮食过于精细或食用过多煎炸食物,或喝水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大便量少,引起便秘。如果不能及时排便,肠道中的大便就会越来越干结,便秘的症状也会加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大便总量,同时保持肠道的润滑。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松软为主,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还可适当食用富含油脂的食物,如杏仁、夏威夷果、巴旦木等坚果。蜂蜜、芝麻等具有润燥通便功效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喝水也是缓解便秘的好方法。
多喝水能激活肠胃,加快肠蠕动。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对改善便秘会有帮助。此外,还可以适当食用含油脂的食物,如杏仁、夏威夷果、巴旦木等坚果,以及蜂蜜、芝麻等具有润燥通便功效的食物。
2、肠道蠕动缓慢
常伴随腹胀、消化不良、嗳气等症状。
对策:增加粪便体积+适当运动肠道蠕动缓慢,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残渣内水分被肠道重吸收,容易导致大便干结。
为了刺激肠道蠕动,产生便意,建议这类患者增加摄入足够量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蔬果、燕麦、荞麦、红薯等粗粮,海藻类、菌菇类等。
建议多食用一些“产气食物”,如萝卜、蒜、葱、豆类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建议日常多进行锻炼,如慢跑、快走等。此外,每天进行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30~50圈,可以有助于缓解便秘。
3、无力排便表现:患者常感体弱无力,排便相关肌肉无力,有便意但不能自行排便。
对策:减少粪便体积+营养支持昏迷、卧床或体弱患者因无力排便而容易面临便秘问题,通常需要人工辅助排便。
在饮食方面,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少粪便体积,因此不建议患者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以免增加肠道负担,加大排便难度。
如何在吃得少和营养充足之间取得平衡?
一般来说会根据患者的需求计算每日所需营养分量,并提供精细的食物或人工调配的营养剂,以提高吸收率。在满足营养的同时,尽量减少食物残渣,缩减排便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必要时,可以使用全配方的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