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常人眼里
骨折后打上石膏
回家休养,就可以
静静等到骨折复原即可
但是
固定后的日常护理
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
由于大多数患者缺乏专业知识,在家休养时也因不够注意出现石膏松动、断裂或者太紧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引发并发症及后遗症,如:
外固定失效
骨折再移位
肢端循环障碍
……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我们来一次详细的攻略
解决居家护理的疑问
▽
石膏固定日常居家护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
骨折后肢体逐渐肿胀,一般伤后3~7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消退,这是伤后的正常现象。
但是应该注意观察肢端感觉及血运,若出现以下情况,说明肢体有严重循环障碍,必须立即将石膏拆开,并立即到医院检查处理:
患肢剧烈疼痛
牵拉痛
皮肤苍白或发紫
冰凉
麻木
活动受限
甲床血液充盈不理想
……
肢体固定后,未固定的部位应该经常活动,既有利于防止僵硬,恢复功能;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肿胀消退。例如: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手指
膝关节
踝关节
脚趾
……
骨折固定后
肢体下垂不利于消肿
甚至加重肢体肿胀
因此,如肿胀较重时
上肢要悬吊在胸前,下肢最好平卧
将受伤肢体用枕头或被褥垫高
至少高于心脏水平
有利于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
石膏内发出反常气味,甚至恶臭;
石膏内有液体流出;
出现全身发热症状;
突发疼痛,位于石膏内固定的一点;
观察外露的手指或脚趾,如果外露部位越来越少,缩回石膏内,可能是石膏过于松弛或者骨折有移位;
手指或脚趾出现麻木、针刺感,突发疼痛或者无法自主活动,即使抬高患肢也无法改善。
带着石膏洗澡通常比较困难。
如果无法保证石膏干燥
建议
不要洗澡
这谁受得了?!
别怕,通常还是有办法的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家里现成的东西
来保护石膏,例如:
用保鲜袋或者较大的塑料袋包裹整个患肢
把整个石膏包裹
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原则是
要保持石膏干燥
千万不可直接将石膏浸入水中
对卧床患者而言,肢体石膏、夹板外固定后:
家属需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
保持石膏干燥,不要着水,更不要被粪便、尿液浸染;
注意保暖,以防冻伤。
- End -
本文指导医师
马长生
主任医师
专 长:
擅长小儿骨科、矫形骨科方面疑难病症的诊治,对小儿骨折运用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技术的治疗达国内领先水平。
简 介:
中国医师协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学会小儿骨科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从事临床骨科工作已30年余,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2项。
沈寿康
主治中医师
专 长:
擅长小儿四肢骨折与脱位的保守、微创及开放性手术治疗,儿童肢体畸形矫正及骨病等。
简 介: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座右铭为探索微创之路,关爱儿童健康。
编辑:费诗云
医学指导:马长生
供稿:小儿骨科沈寿康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并已标注出处,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我们将进行删除修改,谢谢。
点击在看,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