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如何避免出现乳房凹陷呢?

史晓光医生 发布于2023-07-09 15:14 阅读量351

本文由史晓光原创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可怕的被称为不死的“乳癌”的乳腺疾病。

它之所以令人头疼,是因为它的发病初期症状与乳腺癌相似,容易被误诊。而且它的发病病因不明,没有治疗依据,复发率相对较高,乳房肿块会破溃流脓,经久不愈,这让病人和医生都苦不堪言。

肉芽肿性炎乳腺炎的发病特点是突然长出大的肿块,伴随疼痛。一段时间后肿块会泛红发热,皮肤变得感觉很薄,随时要破的状态。其实这个时候里面已经形成脓腔。

不久肿块逐渐扩大,发生破溃流脓,脓液流出去会缓解一些肿胀疼痛的感觉,但是破溃的疮口并不能愈合,过一段时间又会继续肿胀破溃。在破溃口的旁边还会长出新的肿块,进而破溃流脓。这个病反反复复地发作,最后让患者的乳房变得“千疮百孔”。

肉芽肿性炎乳腺炎属于变态反应性炎症,病起于大导管扩张,所以早期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但是想减小其复发的几率,需要手术疗法去掉病灶。形成脓肿后该病用药物治疗无济于事,需要手术疗法,将病变导管切除,并清除乳腺腺体里的脓肿和病变组织,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很多患者会担心手术切除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灶,会不会导致乳房出现凹陷?

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会凹陷吗?

早期手术疗法

对于切除的病灶较大的病例,做完手术,患者的乳房外形上并不能保证很好看,就会出现一些凹陷的表现,甚至出现一些不规则凹陷,这个不规则凹陷,就是这种手术在早期的时候的术后特点。

创新手术疗法

目前黄汉源乳腺专家团在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探索出一套创新性的手术疗法。

手术中采用“乳腺导管探查术”,可以最大化地清除病灶,使术后复发率降到很低的水平。

“真皮瓣乳晕成形术”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这种“大切口,小疤痕”的手术方法,不仅可以清除病灶,还通过整形技术的应用,最终在皮肤表面留下很小的缝合伤口,使乳房的外形更美观。

针对病灶大的创面,黄汉源乳腺专家团创新性的手术疗法并不会将乳房“一切了之”,而是把整形外科技术“皮瓣转移术”应用进来,使得许多病变广泛的原本需要做全乳房切除的患者得以保留乳房,大大降低了手术的致残率。

此外,由于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于有哺乳史的女性,一般乳房会出现下垂,而经过“皮瓣转移术”这种方法,反而让原来下垂的乳房,外形上有了一个提升的效果。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做完了之后,发现乳房的外形比以前好看了。

对于比较严重,去除的腺体组织比较多的情况,黄汉源乳腺专家团会利用“垫真皮技术”,使术后乳房外形上更均匀美观,避免出现凹陷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的乳房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一般3个月凹陷就能鼓起来。1-2年后来复查的病人,都看不出凹陷,就有一个刀疤,如果不是瘢痕体质,一般刀疤越来越不明显。

经过上述分析,采用创新性的手术疗法很大程度上不会出现大家所担忧的术后乳房凹陷的问题。建议患者朋友早发现早采取较有效的手术疗法治疗该病,以减少后续不必要的痛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