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且感染的源头“潜伏”在肛内,这种感染与众不同,一旦来了,就扎根不走,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引起化脓性的炎症。属肛肠科最常见的急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大于女。
最常见的表现为:肛周红、肿、疼痛、硬结。发病前多有以下情况:进食大量的辛辣食物及饮酒;腹泻;熬夜、受凉、过劳等引起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起来看看肛周发生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1、肛门腺感染:肛门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呈漏斗状向上开口,易受损伤及细菌的侵入而引发感染。肛窦一旦感染后,会引起肛门腺感染化脓,炎症向肛周的间隙内扩散。因为肛周间隙抵御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于在这些间隙中扩散。
2、全身抵抗力下降:如糖尿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结核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肛周脓肿。
3、肛门局部刺激和损伤:如经常吃辣椒、喝酒等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肛管直肠局部充血,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发感染。
得了肛周脓肿怎么办?
1、肛周脓肿的早期或无手术条件时采用非手术治疗: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但达不到根治目的。肛周脓肿的非手术治疗包括: 抗生素治疗;温水坐浴;局部理疗;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疼痛。非手术治疗并没有处理内口,其所称的治愈也仅仅是局部脓肿的红肿暂时消退及临床症状的暂时好转,从长远来看,绝大多数一定会复发或发展成为肛瘘。因此,非手术治疗不宜单独使用, 应当结合手术疗法。对于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目前存在争议,有专家指出:抗生素的使用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是没有意义的,除非患者病人合并有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
2、简单切开排脓: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切开脓肿,有时脓肿可以自然破溃。在急诊情况下,为缓解症状,可以只作简单切开排脓,并在切开处留置引流条或者纱条,每日更换。等待局部脓肿的红肿消退及临床症状好转后,可以根据情况再行根治手术。
3、根治手术:前文已经提到,肛周脓肿是最初来自肛门里面的肛腺感染蔓延突破皮肤,因此,可以想象,肛周脓肿像管道一样,在肛门里面有所谓的“内口”,外面切开或者破溃的“外口”,外口与内口之间就是脓肿消退后形成的肛瘘的“瘘管”。
这么严重的肛周脓肿需要我们怎么预防?
1.保持好心情,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避免久坐、久站。对于久坐、久站的职业人,可适当变换体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饮食有节,避免过多食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辣椒、白酒等,减少对直肠的不良刺激。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腹泻。
4.早期治疗肛门疾病,如痔、肛裂、直肠炎,肛门灼热不适,突然肛周疼痛,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5.及时治疗可引起脓肿的慢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血液病,肠结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