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人们走出家门,到郊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活力,抓紧时间活动筋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是时候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身体了,恨不得把积蓄的脂肪一下子全甩掉,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全身酸痛、四肢无力。
一、不宜过早到室外锻炼
春季晨间气温低,湿度大,因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骤然受冷,容易得伤风感冒或引发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寒冷刺激还易诱发心脑疾病急性发作。因此,中老年人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为宜,最好不要在早晨五六点就去做运动。
二、不做无准备的锻炼
中老年人在晨起后肌肉会有些松弛,关节韧带也比较僵硬,四肢的功能不协调,所以锻炼前要轻柔身体,活动腰部,放松全身肌肉,活动各个关节。搓搓手、脸、耳等暴露于外的部位,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提高运动的兴奋性,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扭伤等意外伤害。
三、注意运动强度
春季锻炼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来强健体魄,不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避免由于过度运动和损耗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锻炼的强度一般应在锻炼后一小时恢复正常为合理。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微微出汗即可,锻炼结束后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
四、注意锻炼时间
锻炼最好的时间是在黄昏和晚间,因为太早到户外运动有很多弊端,并且有研究证明,晚练比晨练更好。因为上午人体多数节律都处于上升阶段或者已达高峰,运动会加快节律的运行,造成“高上加高”,导致节律的不稳定。下午人体节律处于下降阶段,适当运动可以加速运转,并且下午和晚间花木绿荫处都聚积了大量的氧气,此时的空气比较干净,所以选择在下午或晚间锻炼会更好。
五、避免多汗
不少人认为,运动的效果就是看出汗的多少,但是在春季户外运动则不宜多出汗,春季气温是比较多变,在户外运动出汗过多容易引起身体受凉,对身体健康不利。春季是一个养生运动的好时节,通过合理健康的户外运动,让身心都能像春季一样欣欣向荣,去享受美好生活。
最后一定要注意,运动方式千万种,根据我们的年龄,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点,我们的兴趣爱好,运动陪伴群体等,徒步骑小黄车,跑操、球类、放风筝等等一系列活动都可以,就是总的按整体的量来,不要一下子骤然加量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