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有些人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痛、反酸、腹胀等消化不良或消瘦、贫血症状。
二、萎缩性胃炎就是胃变小了吗?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的细胞、腺体的萎缩,并不是胃的体积的缩小。
所以,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担心自己的食量会变小,也无需刻意减少进食量。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几种类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往被称为 A 型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以往被称为 B 型胃炎)两大类。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萎缩性部位主要位于胃的上 2/3,由自身免疫因素引起,患者常伴有胃酸分泌过少、贫血(恶性贫血)、消瘦等症状,这型胃炎在我国比较少见。
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萎缩部位主要位于胃的下 1/3,萎缩的部位呈点状,不一定影响胃酸的分泌,我国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于这一类型,对身体的影响较小。
四、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嗳气、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早饱是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也是胃或上腹部的一种胀满感。嗳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打嗝、打饱嗝。
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五、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做什么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胃镜检查
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胃黏膜的情况。
(2)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胃镜取出 1 块或多块胃黏膜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明确是否存在萎缩、肠化或异型增生。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是为了明确病因。目前应用较多的是 13C 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简单无痛,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且准确度较高。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也是常用的检查方法,通常在进行胃镜检查时一并进行,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应避免进食隔夜菜、腌熏制、过咸的食物,如咸冬菜、腌肉、熏肉等。应注意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于油腻食物,宜食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过热、过期、煎炸、霉变等不洁食物。戒烟酒。
七、如何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
多数萎缩性胃炎可以算是一种正常的退行性病变,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以下生活方式可能有益:
健康饮食:低盐,饮食中增加新鲜蔬菜等;
规律饮食:三餐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戒烟;
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