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乳腺溢液,需知形成乳腺溢液原因是什么?

史晓光医生 发布于2023-07-09 15:08 阅读量676

本文由史晓光原创

门诊中刘女士(化名)紧张地和我讲述,说当地医院给自己报的4a,很担心是恶性的不好的肿块。

“乳房有红肿刺痛的感觉,乳头上总溢出黄色透明的液体”,刘女士讲述到。

我仔细触诊后,结合报告告诉刘女士,怎么会报4a呢?你这是导管扩张症。就是喂完奶后,营养挺好,乳汁还有粘稠的液体,你得挤出来。要不然老是刺痛,闷闷的不舒服。

听完诊断,刘女士和丈夫的心彻底放松下来。

在临床中常遇到女性在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出现乳头有液体流出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为乳头溢液。

大家别忽视这一现象,因为乳头溢液可能预示着某些乳腺疾病。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其中病理性乳头溢液约10%-15%有恶性病变,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乳头溢液的情况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做相应的诊断。

形成乳头溢液的原因是什么?

乳头溢液有真性溢液及假性溢液两种。真性溢液是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然溢液现象,假性溢液是指乳头浅表糜烂而引起的溢液或乳瘘的渗液。

其中,真性乳头溢液的病因可因血友病、紫癜病、内分泌失调、导管本身病变及乳腺内病变等引起。常见的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内癌等所引起,约占全部乳头溢液80%以上。

乳头溢液常为单侧性,也可两侧同时发生。溢液的乳管可为单管,也可多管溢液。

乳头溢液的几种类型

根据乳头溢液的肉眼观察性状可分为以下类别:

淡黄色溢液:呈浆液性,可见于各种良、恶性乳腺疾病。

乳汁样溢液:即溢液颜色如乳汁,可见于口服避孕药后、乳溢症、垂体功能亢进(垂体促进乳汁分泌)。

粉刺样溢液:类似我们面部的粉刺般黏稠,有带臭味的分泌物溢出,常伴有乳房的肿痛、瘙痒,多见于乳腺导管扩张症。

清水样液: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及乳腺癌。

脓性液:即溢液里出现脓水,常见于乳腺脓肿和乳腺炎

血性液:即溢液呈红色或粉红色,可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癌。

淡绿色液:较为少见,一般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头溢液预示什么疾病?

如果出现的乳头溢液是单乳头溢液,多与以下几种乳房疾病有关:

1.乳腺导管扩张症

单侧性多管溢液。

患有此病的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多为黄棕色,少数为血性。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生溢液的乳晕区有与皮肤粘连的肿块,直径常小于3厘米,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质软、有触痛。

2.乳管内乳头状瘤

单侧性单管乳头溢液。

此病以40~50岁者多见,瘤体多发生在邻近乳头的部位,瘤体很小,带蒂并有绒毛,还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触诊患者乳房,有时可发现乳晕下有樱桃大的肿块,质软、光滑、活动。

3.乳房囊性增生

乳房囊性增生一般会出现单侧性多管溢液。

育龄妇女多见。部分患者乳头溢液为黄绿色、棕色、血性或无色浆液样。此病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为乳房周期性胀痛,好发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二是乳房肿块常为多发,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房。肿块呈结节状且大小不一,质韧不硬,与皮肤无粘连,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在月经后可有缩小。

4.乳腺癌

部分乳腺癌患者有鲜红或暗红色的乳头溢液,有时会产生清水性溢液,无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后不留痕迹。45岁~49岁、60岁~64岁为此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患者在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无痛,渐大。晚期病变部位出现橘皮样皮肤改变及卫星结节。腋窝淋巴结肿大、质硬,随病程进展彼此融合成团。

此外,双侧性多管溢液,多见于内分泌紊乱、药物反应、闭经,溢乳综合征或某些乳腺良性疾病等。

出现乳头溢液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依据医生诊疗,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