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情回顾:
发现左乳结节6年余,曾于多家医院诊治,因结节体积较小,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均建议定期复查。患者曾复查两次,因结节未见明显变化,停止复查。近半年来,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6月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左乳多个肿物,大小不一,大者如板栗,小者如花生米大小,无压痛,皮肤无红肿,无凹陷、凸起,患者仍未诊治。1月前,左乳肿物明显增大,左腋窝也可触及一枚肿大的淋巴结,约花生米大小遂住院治疗。
局部情况:
双乳外观大致正常,左右基本对称,双乳橘皮征(-)、酒窝征(-),双乳头无偏斜、凹陷、糜烂、溃疡,挤压无溢液。左乳11点位距乳头3cm处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5*4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质地硬,活动度差,触痛不明显。左腋下可触及一肿大的淋巴结,约3*3cm,活动度差,质地硬。右乳未及明显肿物,右腋下未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
辅助检查:
乳腺彩超:1.双乳增生;2.右乳导管扩张。3.左乳腺低回声包块,BI-RADS 4C。左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增大(异常淋巴结)。
术前诊断:
1.左乳肿物;2.左乳癌?3.血小板低下,原因待查。
治疗方案:
患者因血小板低下,肌注血小板生长因子15000u,一日一次,1周后恢复正常。在局麻下行:左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左乳浸润性癌。遂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2级,7分。伴中级别导管内癌(约占1%),癌组织大小3*2.5*1.5,未见明确神经侵犯;周围腺体组织呈腺病改变;左乳头,皮肤切缘,上下内外及基底切缘均未见癌,左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2/13)。
免疫组化结果(浸润性癌):
ER(中阳 60%),PR(中阳 10%),HER-2(2+),Ki67:(+,45%)。
临床分级:T2N2Mx。
后续治疗:
因患者隶属外省人口,返回当地治疗。现已行五次化疗。化疗前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疗后恶心、呕吐明显,血小板下降明显,每次治疗结束,常规注射血小板生长因子15000u,/天,约4-5次后恢复正常。第六次化疗等待中。
医生感悟: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以下因素于乳腺癌关系密切,应引起足够重视。
1.年龄:乳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总的来说乳腺癌发病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我国的乳腺癌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45-55岁,第二个高峰在65-70岁。
2.月经、生育情况:初潮较早(早于12岁),停经较晚(晚于55岁)及行经时间较长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3.曾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也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4.乳腺癌家族史阳性也大大增加乳腺癌的患病率。
5.长期使用雌孕激素也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6.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因此,保持心情愉悦,适当锻炼,摒弃不良习惯是预防乳腺癌的先决条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必要手段。
愿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远离乳腺疾患,拥有健康、挺拔,迷人的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