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
尤其是在春季。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
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随着人们对乳腺癌认识越来越深入,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的筛查得到大家的空前重视。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乳腺影像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MRI及核医学检查。
哪种检查方法更准确?
乳腺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首选的检查手段是乳腺X线摄影,是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它和乳腺彩超检查的组合被称为乳腺疾病诊断的“黄金组合”。
一般认为,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都应该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
如超声、乳腺钼靶、红外线、MRI、PET/CT一些用于乳腺疾病的辅助检查更像是医生的左膀右臂,让医生可以做出更准确快速的诊断。但是这些检查手段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各自有优势和局限,往往让女性朋友非常困惑,这些检查手段到底哪个更准确呢?
其实哪个更准确,完全取决于患者本身乳腺长的啥样,为何这么说?
1、放射科大夫如何在钼靶上发现有无乳腺癌?
这里有个概念,叫“对比”,也就是癌,相对于乳腺腺体有无区别。假如一个癌灶,和乳腺腺体在钼靶上长一样,那就无法被发现了。
2、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乳房大小不一样
在西方国家,乳腺癌筛查首选钼靶,为何?因为国外女性的乳腺类型多数为A和B,这样的话,即使小的癌,也容易被发现。而东方女性,很遗憾,C和D特别多。因此,钼靶的效能大大降低怎么办?我们还有彩超和MRI(核磁共振)。
3、彩照诊断乳腺癌
优势:
(1) 能够确定肿瘤位置、提示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后方有无回声衰减等,初步判断肿瘤性质。
(2) 乳腺超声没有放射性,可反复检查。
(3) 鉴别囊性与实性肿块准确率高。
(4) 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新技术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5) 超声能够了解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状态。
缺点:
超声对很多微小的钙化灶难以分辨。很多早期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不表现为肿块,而仅表现为钼靶提示的恶性征像的钙化。所以在体检时,有些女性朋友做了超声,还会被建议做钼靶。
与钼靶不同,彩超诊断乳腺癌,无电离辐射,不容易受到腺体的影响。但缺点是空间分辨率略低,而且对乳腺癌出现的钙化不敏感。
在我国的临床路径中,往往首选彩照,或者彩超和钼靶结合的方式。在会诊过程中,假如发现钼靶类型为C和D,无显著恶性肿瘤证据,此时会结合初诊和彩超结果,给患者建议。
4、钼靶检查
优势:
钼靶检查对于钙化灶的检出、性质判断最有优势。钙化灶性质需要依据钼靶片子上钙化的粗细、分布、密度等进行判断,看图说话最重要,建议患者在就诊时将钼靶片子与钼靶报告一起保管,就诊时一同供医生参考。
缺点:
(1)钼靶检查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根据需要进行检查。
(2) 钼靶难于判断致密性乳腺可能存在的病变,必要时可辅以超声或磁共振检查。
(3) 如果乳房体积偏小或肿块未包括在钼靶拍片范围内,可能造成遗漏。
(4) 红外线检查
红外线检查敏感性、特异性都不高,不建议用于乳腺疾病的筛查。
4、关于MRI(核磁共振)
优势:
(1) 在平扫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可以更清楚地将病变的轮廓、边界、内部结构及病灶周围腺体的关系显示出来。
(2) 能够反映出肿瘤细胞增值的状态及功能代谢。
(3) 无X射线辐射。
缺点:
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检查较为复杂。
MRI做乳腺,必须进行增强扫描,其软组织对比很高,缺点1是对钙化不敏感。2是乳腺本底强化对乳腺癌的诊断有影响,因此育龄期妇女要选择好检查的时间(月经第2周)。因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几年,乳腺MRI在临床上使用范围越来越大。
5、PET/CT
优势:
(1) 是一种能显示生物分子代谢的无创性、高分辨率的新型影像技术,根据肿瘤细胞糖代谢加速的特点设计而成。
(2) 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分析有助于发现肿瘤病灶并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3) PET对乳腺原发病灶、区域淋巴结转移和全身转移的检测以及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等具有一定意义。
缺点:
不用于常规乳腺疾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