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乳腺癌患病率升高!怕中招?这两个预防措施很关键

宋兴茂医生 发布于2022-04-21 16:08 阅读量1940

本文由宋兴茂原创

乳腺癌已成为“红颜第一杀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都是第一名。每年约夺走全球50万女性的生命,死亡率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年龄也愈趋年轻化。


一、乳腺癌发病率高,逐年攀升,不容小觑


1.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并以每年2%~2.5%的速度递增。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2倍多,城市比农村显著。



可能的原因是:


(1)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更优,脂肪、蛋白质等摄入过多,肥胖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有关;


(2)城市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初产年龄较晚,未产、母乳喂养的时间减少等导致乳腺癌发病的风险更高。


2. 患病年龄愈趋年轻化


32岁的于娟、33岁的姚贝娜都是因乳腺癌结束了短短的生命,在国内,还可看到不少20岁左右确诊乳腺癌的报道。据天津市肿瘤医院初步统计显示,近年来35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明显增多,占全部患者的10%-15%。西方国家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在45-55岁之间,中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较西方女性提早至少10年,已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所以年轻女性对乳腺癌的预防应予重视,不容小觑。



二、哪些人易患乳腺癌?


1、遗传与家族聚集


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如母亲、姊妹患乳腺癌,或家庭成员中可有多名患乳癌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


2.良性乳腺病病史


如乳腺纤维增生性病变,纤维瘤、纤维囊性肉芽肿等。乳腺增生多年不愈,如乳腺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或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等。


3.生殖因素


初潮年龄早、绝经晚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大。初潮年龄提前4-5岁或55岁以后绝经的女性,患病风险会增加一倍。这是因为雌激素作用时间长,乳腺癌发病率会相对较高。此外,晚婚、晚育,不婚、不育者,未哺乳和哺乳期过短人群发病率增高。


4.激素


内源性及外源性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的增高,尤其绝经后妇女服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等发病率增高。


5. 不良情绪


经常处于不良情绪下,且有情感表述障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长期不良生活事件及情绪会导致体质酸化,人体机能下降,造成气血不畅、内分泌激素失调、月经失调等现象,进而引起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等。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亦有诱发乳腺癌的可能。


6.吸烟、饮酒


绝经期前吸烟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者;饮酒的妇女比不饮酒者发病率高。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就越大,而且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明显。



7.生活、饮食、肥胖


体力活动少,久坐少动,尤其是缺乏阳光下的运动者,患乳腺癌风险增大。脂肪的摄入与乳腺癌成正相关,特别是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围相近的女性。此外,肥胖也可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8.电离辐射


长期从事放射工作或曾频繁接受放射检查、治疗者,如经常接受放射线胸透或拍胸片的人。乳腺是对电磁辐射致癌活性较敏感的组织,长期多次接触放射线容易致癌。


总结来说,乳腺癌的发生涉及到遗传、环境、心理、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所以预防乳腺癌要注重改善生活方式、调节内环境紊乱等。具体如下:


1. 调畅情志,保持良好心态



过分的情绪波动、长期焦虑、紧张、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的刺激,容易患乳腺癌。工作压力大、家庭矛盾突出的女性得乳腺癌的概率更高。所以要尽量避开这些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告别压抑,保持乐观开朗情绪,懂得善待自己、珍爱乳房。


2. 均衡饮食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现代提倡均衡饮食,即选择多种食物,注意粗细搭配。要减少“动物蛋白多、海鲜多、高脂肪、少蔬菜、少主食”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做到均衡饮食。


3. 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可以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保护大脑等很多好处。免疫力低下易于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增强可远离很多疾病。成人每天尽量保持7小时优质睡眠。


4. 坚持运动



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改善睡眠、预防疾病,同时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带来好心情。每天坚持运动,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坚持体育锻炼,瑜伽、太极拳、五禽戏等都可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效果。瑜伽可内练精气神,外练筋皮骨,修形、修身,养心、养神,可预防乳腺癌患者,也可促进乳腺癌的康复。


最后,一生不长,让我们一起关爱自己,关爱乳房健康!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