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真的太谢谢你们了!手术真的做得很好。”患者复诊的时候连声感谢。
这位患者与自己乳房上的一个肿块“和平共处”一年多了,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就诊。因为肿块没有影响到日常的生活,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习以为常地以为能和肿块“相安无事”。直到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复工复学后,她送还是大学在校生的女儿到学校读书后,才顺便到医院检查。
到了乳腺外科门诊,我接诊后一检查,便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乳腺恶性肿瘤,建议她尽快手术。患者也非常配合地完成了术前各项检查,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完成了乳腺癌的根治手术。手术很成功,恢复稳定后即办理出院,结合术后病理,后续还需要化疗。
患者的女儿很孝顺,患者住院期间是她女儿和丈夫轮流照顾。患者的女儿总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医院探望母亲,每天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她母亲的病情时时牵挂着她的心,她想到很多照顾中的细节问题,经常在我晚上加班的时候到办公室询问。患者的病理结果出来后,她女儿得知后续还要化疗时,她又开始担心母亲在化疗时的痛苦,询问我们医生能否有其他方法代替化疗。她想到的都是一些常见问题,我也尽量详细地解答,指明治疗方向,解除她的顾虑。
患者和她女儿一再表示感谢,我也微笑地表示:“这是我们医生应该做的。”
这次复诊结束后,患者悄悄把女儿支开,突然面带微笑,压低声音,把我拉到一旁说:“医生,能不能帮我女儿介绍一个跟您一样的医生做男朋友。”
患者跟我说,她住院期间,她和她女儿都看到了我们团队医生的热心、细心、勤恳、负责,觉得以后她女儿找个医生当男朋友绝对“靠谱”。患者的女儿正在读大学,目前单身,为了配合自己的母亲治病,她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不少乳腺癌相关知识,才感受到医学专业的深奥和医生这个行业的各种“不容易”,对医生有了很大的“好感”。在母亲的病情还不明朗,让她无比担忧的时候,是医生护士的安慰和专业的解释,让她不再紧张;在母亲乳腺癌确诊,手术顺利完成后,是医生护士的专业精准治疗,让她不再害怕;在刀口顺利恢复,引流管拔除后,医生护士用爱心和细心在呵护她的母亲,让她不再焦灼担心;在母亲的病理结果出来,知道需要化疗的时候,她已经完全信任医生护士了,因为她觉得有这么好的医生团队总能适时给予无私的帮助。
她跟患者的想法“不谋而合”,从医生的处事中可以看出他的素质,从医生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的专业,医生能够这样对待患者,对于自己的家人肯定不会差。以这样的医生为择偶“标准”,未来的日子肯定是美满的。
我只能暗自偷笑,感谢患者一家对我们团队医生的欣赏,但医生的家属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
在住院期间,患者和她女儿仅仅看到的是我们医生“光鲜亮丽”的一面。她们看到的是我们医生的博学专业,悬丝切脉间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更是“如数家珍”;她们看到的是我们医生的勤恳无私,加班加点后对患者病情的详细记录更是“可圈可点”;她们看到的是我们医生的细心负责,呵护备至中对患者的术后反应更是关切有加。也许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一袭白衣,手持柳叶刀,冷静而温和的目光,口罩下难以掩饰的是医者的专注与敬业。疫情期间也有不少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无畏风险、无私奉献的热血故事,但是在现实中,找个医生当男朋友真的“靠谱”吗?
作为医生,我们需要终生学习,不能滥竽充数,需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追踪最新的理论,努力提升医德医术。别人在热火朝天地打游戏时,我们医生在疯狂地学习;别人在开开心心地逛街时,我们医生在淡定地学习;别人在没日没夜地追剧时,我们医生在挑灯夜战学习。培训、考试、进修、学习,要提高学历,从本科生读到研究生,要考取职称,从住院医师到主任医师,要从事教学,从讲师到教授,要做好科研,当上学生的导师。在这个行业切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医生,我们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手术、写不完的论文、看不完的专业书。在病房里,也许患者她们看到的是我们对患者的嘘寒问暖、阳光温柔的一面。但是他们没看得的是,常态的加班加点后,我们那精疲力尽的身影和憔悴不堪的神情,只要不是累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睁不开眼,那就一定要看书。正如有个网络的段子所说的,我们这个行业有个共同的星座,叫做“爱工作”。
作为医生,我们在现实中不是神话中的“英雄”,我们是一介凡夫,我们会遇到久攻不克的疑难杂症,也具有高危行业的日常警惕,也免不了“一地鸡毛”的家庭琐事。医生所谓的高收入,那是在高风险中,用高强度的精力去投入,用生命在工作。医生苦,作为医生家属其实也是“有苦难言”。
作为医生,特别是已婚的医生,我深深感到自己对家庭照顾的不足,对孩子陪伴的不够。平日里的加班是“家常便饭”,节假日的值班更是司空见惯,日出而作、日落却经常无法保证休息。有个对医生充满崇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生伴侣,对于我们医生而言确实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但是三甲医院的医生不好当,医生的伴侣更不好当,作为我们医生的伴侣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精神上崇拜,更需要的是她们长年累月无怨无悔地无私地付出和理解。
所以说,找个医生当男朋友是件很靠谱的事情,却也是“不靠谱”的事情。我微笑地建议患者,让她们再多多了解医生“台前幕后”的故事,更深入地去了解我们医生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在医院这个男女比例失调的地方,找到一位优质的单身医生还真的很难。但是如果患者的女儿下定决心要找一位医生伴侣,我也衷心地祝福她能成功加入医生家属的行列,更好地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