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癌痛”是一种痛不欲生的痛,往往使人丧失生存的勇气,现在有一种在家就能控制疼痛,还很便捷不影响日常生活的的镇痛方式“吗啡泵鞘内植入术”,它在我们脊柱的脊髓内放置一根管子,持续输注小剂量吗啡,使吗啡类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吗啡受体,使得很小剂量的吗啡类药物就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产生非常小的药物毒副作用,方法便捷癌痛患者居家就能运用,将成为一种癌痛的镇痛趋势。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报道:我国新发癌症患者406.4万。估计现在中国癌症生存患者1500万,而癌症病人疼痛则高达70%,其中30%属于剧烈的、难以忍受的难治性癌痛。
癌痛不单单是癌症的伴生症状,癌痛还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疼痛控制与肿瘤患者生存期息息相关。“得了癌症肯定会痛,我坚强,我能忍!”许多患者和家属都认为疼痛是癌症进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需要忍受。但疼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严重影响睡眠、食欲,降低机体的免疫力,更会消磨患者的抑制,导致患者情绪烦躁,失去治疗的信心。
吗啡泵鞘内植入术的优势:
优化给药途径,少量用药、精准治痛、安全高效、便捷
植入式镇痛疗法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给药方式,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将一个可储药、可体外调节流速的智能金属镇痛泵植入身体内,通过一根柔软的导管将镇痛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直接作用于疼痛、神经传导通路,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该疗效对其他方法不能解决的疼痛,具有更为优越的镇痛效果。特别是对于癌痛的患者,它的出现使癌痛患者摆脱了疼痛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与传统的口服注射镇痛治疗对比,常规口服镇痛药物是先经消化道吸收—肝脏、血液循环—大脑、脊髓,起作用。虽然口服大量镇痛药物,但最后到达作用部位:大脑、脊髓的量极小,以吗啡为例,口服300mg,相当于100 mg,而最后到达大脑、脊髓的则只有大约1mg的吗啡!而鞘内镇痛泵则直接作用于脊髓和大脑的吗啡受体,跨过了消化道吸收—肝脏、血液循环两个环节,用药量仅为静脉用药的1/100,口服药量的1/300,大大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药量。同时降低药物剂量大大减小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吗啡不经过胃肠道代谢,极大减少了口服吗啡带来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使病人更加舒适提高生存质量。
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经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疗法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反应的癌痛和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因而对各种晚期癌痛都能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从而成为晚期癌痛的终极治疗手段。
而且由于该系统是完全植入体内的,患者不需要经常往返医院,根据自己疼痛程度自主调节用药剂量,就可以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可以有尊严地面对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