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高血压的治疗需从两方面入手,除了规律服用降压药外,还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增加钾摄入。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可降低血压,可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
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进展为高血压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控制体重
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和行为干预。提倡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减少久坐时间。此外,行为疗法,如建立节食意识、制定用餐计划、记录摄入食物种类和重量、计算热量等,对减轻体重有一定帮助。
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戒烟虽不能降低血压,但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医师应强烈建议并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询问每位患者每日吸烟数量及吸烟习惯等,并应用清晰、强烈、个性化方式建议其戒烟。
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 25 g,女性不超过 15 g。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少于 50ml、100 ml、300 ml。
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有氧运动平均降低收缩压3.84 mmHg,舒张压2.58 mmHg。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了降低血压),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进行评估。
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症、焦虑症、A 型性格、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应针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整,必要时寻求帮助,找专业医生或机构进行咨询干预。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生活方式干预应该连续贯穿高血压治疗全过程。
来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
END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